按照省委領導小組下發《關于加快建設縣級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的通知》(第398號)文件要求,5月底前,所有縣級疾控中心全面建成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并具備核酸檢測能力。
芝罘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疾控中心實驗室建設進度,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投入近50萬元改造實驗室面積五十余平方米,投入100余萬元先后購入自動核酸提取儀、高速離心機、實時熒光PCR儀、凝膠電泳儀、生物安全柜等大型設備,經第三方檢測機構現場檢測驗收,并在市衛健委生物安全實驗室備案后完成了芝罘區首個PCR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建設。
同時,主動聘請高級工程師和市疾控專家,對實驗室相關檢測人員進行基礎理論、實驗原理、規范操作、質量保證、生物安全等全方面培訓,確保檢測工作正常運行。
自此芝罘區疾控中心具備了獨立檢測新冠病毒核酸的能力,為適應全區常態化防控和滿足大規模檢測的需求邁出關鍵一步。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是一種用于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復制,PCR的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就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來說,實時熒光PCR是目前使用最廣泛和較準確的篩選和確認方法。
對于縣區級疾控中心而言,建立PCR實驗室不論對資金、場地,還是人員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基礎建設、設備維護、試劑購置需要大量資金;場地需要確保四個獨立的實驗區,每個獨立實驗區設置有緩沖區,同時各區通過氣壓調節,確保實驗過程中試劑和標本免受氣溶膠的污染并降低擴增產物對人員和環境的污染;實驗室檢驗人員需穿戴密不透氣的防護裝備,注意力高度集中,進行樣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到實驗檢測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整個過程需要4-5個小時,期間禁食禁水,這些對于檢驗人員的體力、耐力來說無疑是多重考驗。
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啟用,有效縮短了采樣送檢及檢測時間,進一步提升了核酸檢測能力和效率,為助力全區疫情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科學保障。
下步,芝罘區疾控中心將在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主管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堅持“科學、合理、經濟、適用”的原則,繼續強化實驗室能力建設,持續拓展檢驗檢測能力,確保實驗室安全衛生、實驗結果準確可靠,以滿足全區疫情防控以及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