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將布局聚焦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打造原創科技成果策源地,其中,將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復。
記者了解到,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合肥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等重點領域,布局搭建一批重大創新平臺,集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在信息領域,依托科大訊飛等單位成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方案已報送國辦待批復。聯合中科曙光加快布局建設合肥先進計算中心。據悉,合肥市在量子通信領域完成國際上首個規模化量子網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范網”等重大項目建設,中科大的潘建偉、郭光燦、杜江峰三位院士,分別開展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的產業化研究,設立科大國盾、本源量子和國儀量子公司,打造出“量子一條街”。
在能源領域,成立國際聚變能聯合中心。依托陽光電源等單位加快建設智慧能源創新平臺。
在健康領域,加快建設離子醫學中心,積極引進代表國際腫瘤治療領域最頂端技術的質子治療系統,對相關配套醫療設備進行采購和研發。
環境領域,合肥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進展順利,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組建。
為強化企業創新能力,合肥市按照初創型、成長型、成熟型不同階段,分類引導企業提升創新能力。針對初創型企業,設立天使基金,支持高層次人才團隊來肥創辦企業,目前基金規模達6.24億元,已完成簽約81家,投放資金4.2億元。面向全市科技型小微企業發放“創新券”,著力降低企業創新成本。針對成長型企業,重點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術、處于快速成長期的科技小巨人企業,總數達125戶,支持研發資金項目69個,累計帶動企業研發投入近10億元。針對成熟型企業,鼓勵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再融資、新三板掛牌等方式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全市主板上市企業近70%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