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有炓應邀出席揚州人才公園開園儀式。鄭有炓在揚期間,揚杰電子董事長梁勤興沖沖地找到他,就公司目前遇到的技術問題,請院士指點迷津。
“有技術難題,找鄭院士!”2010年4月,鄭有炓院士工作站落戶揚杰電子。此后,揚杰電子逐漸將這個院士工作站打造成重點實驗室,鄭有炓也成了公司最信賴的科研顧問。在鄭有炓指導下,揚杰電子光伏二極管等新產品不斷推向市場,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廣泛好評。
一方面,企業主動參與實驗室建設,鍛造核心競爭力;一方面,政府積極作為,推動大院大所在揚共建重點實驗室,為揚州產業發展打造新的強力引擎。
近日,記者連續走進江廣智慧城k2樓、國泰大廈等現代樓宇,感受到熱氣騰騰的實驗室建設場景。在江廣智慧城k2樓,沈飛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忙著招兵買馬,部分科研人員已經入駐,圍繞揚州航空產業開始研發布局。在國泰大廈,清華大學MEMS產業園、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正在推進實質化運作。未來,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一批新產業、新產品將成為推動揚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政府積極推動,企業主動參與。在揚州,實驗室建設,正成為上下呼應的自覺行動。
在市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市委書記謝正義強調,要牢牢抓住實驗室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這個科技創新的“命根子”,推動實現揚州經濟發展高質量。之后又明確提出,要搶抓國家新一輪科技布局調整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原始創新的重大機遇,建設一批省內一流、全國有影響的實驗室。
沖鋒的號角已經吹響,加快推進實驗室建設的大幕徐徐拉開。為助推實驗室建設,我市設立了實驗室建設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不少于5億元,重點扶持按照國家、省部級標準建設的重點實驗室。除了專項資金,全市3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累計獲得計劃項目上千項,得到大量來自省部級的資金獎補。
新興科創名城建設是揚州推動高質量發展、爭創第四次輝煌的主航道,實驗室無疑就是在主航道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一項最新調研顯示,近五年我市榮獲的國家、省科技獎中,近八成由實驗室及其團隊參與承擔。“未來,這一比例還將繼續上升。”市科技局負責人認為,只有持續推動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才能為科創名城建設夯實基礎、增添底氣,才能推動揚州實現第四次輝煌的美好愿景。
下一步,實驗室如何建設?日前,市領導在調研中明確了思路和舉措。在方向上,突出“三個結合”: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重點圍繞“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建設半導體激光及應用實驗室等一批產業關聯度高、技術支撐力強的重點實驗室;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重點針對企業技術需求,加快布局先進成形技術與智能裝備實驗室等一批面向市場、應用導向的重點實驗室;與重大項目緊密結合,重點聚焦“三個名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快打造綠色智能化飼料加工裝備實驗室等一批多學科交叉、工程應用型的重點實驗室。
在路徑上,抓好“三個一批”:全力招引一批高水平實驗室,重點推進江蘇賽博空間電磁光學技術實驗室、國家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實驗室落戶;全力提升一批高水平實驗室,重點支持揚州大學人獸共患病學重點實驗室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推進揚杰、亞普、揚農等企業按省部級標準建設實驗室;全力共建一批高水平實驗室,加快推進哈工大先進焊接與連接、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與我市企業共建實驗室。
電磁光學技術、液態金屬、航空發動機復合材料風扇葉片、揚芯半導體激光、人工智能產業……在一份實驗室建設清單中,這些代表前沿科技的實驗室都被列入了重點引進目標。到2020年,全市力爭布局建成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3個,招引建設省部級標準重點實驗室5個,全市實驗室集聚高層次創新團隊50個、博士500名。這是實驗室建設的一個“小目標”,卻是揚州建設新興科創名城邁出的鏗鏘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