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在致辭中表示,哈工大在生物大數據研究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積淀和領先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一直為我國生物大數據前沿技術發展不懈努力,承擔了一批重要的科研項目,為國家生物信息技術平臺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將使哈工大在生物大數據領域獲得進一步快速發展的機遇。希望學校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和團隊建設,將重點實驗室建設成為全球生物大數據領域具有領先水平和重要影響力的科研機構。希望研究團隊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引領生物大數據技術發展、推動高水平人才培養為己任,通過高起點、高投入、高水平的實驗室建設,打造我國未來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助推我國在新一輪科技浪潮中向世界科技強國邁進作出新的貢獻。
劉宏在致辭中感謝各位專家為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問診把脈,并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以及圍繞生物信息領域所開展的工作。他表示,近20年來,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正在向以生物大數據為基礎的數據密集型發展模式轉變。哈工大始終重視生命、醫學、信息學科的交叉建設,先后建立了全球第一個生物信息技術本科專業、成立了生物信息技術研究院和醫學與健康學院,這些平臺為探索生命、醫學發展建設的新途徑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重點實驗室后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儲備。未來學校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重點實驗室建設,努力打造全球一流的實驗平臺。學校將通過重點實驗室建設,持續提升和強化生物信息領域人才和技術優勢,產出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引領和推動我國生物信息領域快速發展。
重點實驗室主任、計算機學院院長王亞東教授從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內容及研究目標,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計劃,實驗平臺建設與經費,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學術委員會建設等方面匯報了建設方案。
據了解,生物大數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托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生物醫學工程3個學科立項建設,于2019年1月獲教育部批準。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EB級生物大數據平臺技術、大規模生命組學數據分析、海量生物醫學知識工程、生物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擁有一支包括“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優青、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在內的高素質科研隊伍,近5年在國內外高水平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423篇,在生物大數據國際主流雜志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近年來,研究團隊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項目20余項,經費達1.96億元,包括我國首個生物大數據項目“生物大數據開發與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生物安全專項“國家生物信息平臺支撐技術”、世界最大的基因組科學工程“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等重大項目,建立了貫穿生物大數據管理、分析、可視化、知識發現與應用的全鏈條技術體系,精細繪制基因組變異圖譜,破譯中國人遺傳密碼,揭示中國人群特有的基因組變異、頻率及其影響,被《新聞聯播》《科技日報》等媒體報道。
論證專家組成員,省教育廳科技處、我校科工院相關負責人和部分學院師生參加論證會。
論證會現場
省教育廳副廳長趙廣致辭
副校長劉宏致辭
王亞東匯報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