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籌建種業國家實驗室,就需打破科技資源分散局面,整合多方資源,構建資源共享平臺”。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校長程萍建議,建立廣州種業國家實驗室,聚焦種業發展研究方向,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種業科學發展。

程萍表示,雖然我國種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我國種業行業寡頭尚未出現。種業科技創新公共投入大,但基礎研究、前沿技術與育種實踐的結合還面臨著多重挑戰;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尚未完善,導致科技資源過于分散而難以被有效利用。
國家實驗室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家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重要載體。程萍認為,種業國家實驗室建設是頂層設計,有利于集中資源開展種業科技創新;同時,構建企業參與的種業國家實驗室建設可為種業下游產業壯大提供原創力,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在程萍看來,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擁有一批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農業科研機構,如以種業為核心的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為種業國家實驗室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廣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地帶,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國際一流科技資源的集聚中心、豐厚的科技創新鏈中端資源和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利于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的市場化和國際化。而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為代表的人才培養基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走廊也可以為種業國家實驗室提供人才支撐。此外,廣東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具備滿足種業快速發展的區域資源。
為實現籌建廣州種業國家實驗室的目標,程萍建議,一方面要打破科技資源分散的局面,構建種業科技創新的綜合性公共平臺,發揮集聚效應;另一方面,要緊扣鄉村振興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加快人才培養,尤其是在分子育種方面,要加強全能型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