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是在2016年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立項建設的四川省“云操作系統研發與應用工程實驗室”基礎上,通過三年籌備獲批建設。近年來,實驗室全體人員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開展了大量前沿研究和技術研發工作,對標國際一流和國家戰略,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出成果。
該中心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發改委數字經濟試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軍事科研在內的國家重大重點項目13項,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56篇,參與制訂云計算國家標準4項、大數據國家標準3項、人工智能國家標準2項、音視頻國際和國家標準6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1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四川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各1項,獲何梁何利青年創新獎1項。
從2010年起,羅光春教授團隊組織聯合中國電科32所、30所等國內優勢單位,突破了云操作系統面臨的大規模高可靠管理、高性能并行調度及多模式數據一體化處理等難題。近年來,已成功應用于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新華社、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海事、中國紅十字會和國家旅游局等國家重要部門單位,為其核心業務提供云服務。直接推動了我國云操作系統的跨代發展,為我國云計算產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基礎上開展的超大規模數據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其成果已在軍事、公安、醫療、交通等國計民生重點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促進國內相關行業信息技術的持續創新發展、保障國家戰略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將有助于提高我國在云操作系統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通過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引領我國的云計算產業走向國際領先水平。通過在國計民生重大行業的示范應用,推動相關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和行業科技進步。通過集研發、生產、服務、培訓于一體,形成云計算技術領域的人才匯聚基地,為我國尤其是西部地區云計算領域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同時,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體系的基礎,云計算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個重要領域提供必需的計算和數據支撐能力,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組成部分。該領域的持續創新,將對未來信息技術整體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該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將由中心主任羅光春教授牽頭,組織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相關優勢團隊力量共同開展建設,努力為我校信息技術學科的整體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鏈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企業、轉制科研機構、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設立的研究開發實體,實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為進一步加強區域產業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加快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促進與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有機銜接的一項重要舉措。據了解,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也是納入統計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之一。2018年度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共有110個,其中依托高校(附屬醫院/研究院)的研究中心共有4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