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年的醞釀、論證和籌備,中國石油大學在北京昌平建校辦學30年來涉及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一次學院改革調整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11月26日上午,學校在中油大廈報告廳舉行簡樸而隆重的儀式,為新成立的地球物理學院、新能源與材料學院、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非常規油氣科學技術研究院等6個新學院(研究院)揭牌。行進在“雙一流”建設征程上的石大,將在新的戰略布局下翻開嶄新的篇章。
校領導山紅紅、張來斌、吳小林、雷玉江、韓克飛、韓尚峰,各職能部門、學院(研究院)負責人,新成立學院全體教職工以及教師代表參加了揭牌儀式。儀式由黨委書記山紅紅主持。
校長張來斌與各新成立學院(研究院)負責人共同為新成立學院(研究院)揭牌。
黨委副書記雷玉江宣讀了新成立學院(研究院)干部任命決定。地球物理學院院長饒瑩、新能源與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蒲俊霖、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院長段夢蘭、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徐寶昌、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楊棉之、非常規油氣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徐樟有分別作表態發言,表示將不辜負學校和全體師生的信任,深刻領會學校的學科布局和學院發展要求,認真落實學校黨委和行政的各項工作部署,主動思考、主動謀劃、主動作為,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攻堅克難,與學院(研究院)師生員工一道,扎實工作、奮力拼搏,不斷提升學院的凝聚力、創新力,為促進學校“雙一流”建設,為學校全面建成石油石化學科領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貢獻力量。
張來斌在講話中向新學院(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賀,向廣大師生對學院改革調整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進入推進“雙一流”建設的新的歷史階段,學校的發展也迎來了新契機。在這輪“雙一流”建設發展的浪潮中,學校能否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趁勢而上,促進整體辦學實力和水平的再次飛躍,關乎到學校未來發展,關乎到學校辦學目標能否實現。
他強調,此次改革調整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學校站在歷史發展角度,對未來發展所作出的戰略布局,從推進“雙一流”建設上,有利于學校發展目標和“雙一流”建設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搶占新興交叉學科制高點;從協調發展上,在考慮一流學科建設的同時,統籌考慮到了學科生態以及學院相互支撐,保證其他學院的規模結構以及對優勢學科的支撐作用,有利于形成和諧共生共榮的局面;從人才培養上,更加有利于教學科研的融合,讓一流人才培養更加扎實;從資源整合看,更加有利于人力資源優化、研究力量優化、研究平臺優化以及教學資源優化。
他希望學校上下充分認識學院(研究院)改革調整的重要意義,深刻認識到“雙一流”建設不只是建設進入“一流學科”行列的兩個學科,而是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形成一個整體良好的學科生態,帶動學校整體實力的提升;希望各學院(研究院)抓住機遇,精心謀劃,辦出水平和特色,對標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院、一流學科,深入思考和謀劃建設什么樣的學院、怎樣建設學院等問題;希望廣大教師積極助力學院的發展,在學院的發展中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共同為學院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山紅紅表示,學校以“聚焦雙一流,實現強優、拓新、創一流”為基本思路,進行了學院(研究院)的大范圍的改革調整,既有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加快雙一流建設的目標驅動,也有整合優勢資源、優化學科布局的現實需要。
她希望廣大師生把思想統一到學校的要求和部署上來,兩個一流學科建設更好地發揮作用,新成立的學院(研究院)不斷拓新,用全局的視野、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改革調整,準確把握這次改革調整的背景、意義、思路和要求,在新的起點上科學謀劃和共同推動未來建設發展,在新興交叉學科領域搶占制高地,實現學校奮斗目標。她要求各院級黨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凝聚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的思想共識和行動力量。院級領導干部要定好位、站好位,把師生的發展、學院的發展、學校的發展放在更高更重的位置,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學院建設發展中,不忘初心,清正廉潔,團結帶領學院師生在新時代譜寫新的華麗篇章。
她要求各學院扎實做好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務必嚴格按照教育部巡視整改工作的要求,抓好院級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激發院級黨組織活力,強化院級黨建工作實效,切實為學院建設發展、為立德樹人提供堅強保證。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恪守師道尊嚴。強化引領示范,充分發揮學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增強教職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的基層堡壘作用,為師生營造更加有利于工作和諧、身心健康的良好環境。
新學院要有新氣象,新起點要有新希望。山紅紅希望學院全體教職工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學院建設,全力支持學院領導班子開展工作。學院領導班子要迅速帶領全體教職工,將各項工作引上正軌,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真抓實干,爭創一流,開辟學院工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