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以及《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
其中,《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指出,我國材料測試評價機構眾多,基本滿足了材料工業的發展需求。但材料測試評價機構普遍規模較小,部分測試評價方法落后,高性能測試儀器設備依賴進口,部分高端儀器設備長期閑置,高水平測試評價人才不足,市場化服務能力弱。測試評價機構對新材料缺少統一的測試方法和標準,新材料測試評價數據積累不足、缺乏共享,應用企業對新材料生產企業的測試評價結果缺乏信任,與國際測試評價機構缺乏協同互認。隨著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建立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構建新材料測試評價體系,解決新材料測試評價的瓶頸和短板,提升測試評價能力和水平,為新材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發展目標:到2020年,完成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總體布局,初步形成測試評價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具備統籌協調、資源共享和認證服務等功能的主中心。在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領域,建成若干個行業中心。根據產業集聚現狀,布局一批區域中心。重點新材料的測試評價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其中,主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完善重點新材料測試、應用評價、壽命預測、失效分析、計量等關鍵共性儀器和裝備,建設新材料服役條件模擬測試、考核試驗等設施,提升測試評價條件能力。制定數據采集和共享機制,建立新材料組織成分、基礎性能、服役性能、測試方法、評價指標等數據庫,開展新材料測試評價數據分析、國際互認與應用研究。建立新材料產品測試評價標準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管理、培訓服務等網絡系統建設,實現新材料測試儀器及裝備、測試需求和服務、測試人才和資質等共享。
行業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針對所屬行業特定新材料品種,完善材料組分、理化指標、物質結構、服役性能等專用測試能力。面向下游重點應用領域,搭建工程化應用考核評價裝置,開展國際比對互認,滿足服役條件下開展材料應用評價、失效分析等需求。在重點新材料領域建設相關數字仿真與模擬系統。建立行業新材料測試評價、認證體系。協同主中心開展行業領域新材料測試評價技術開發、相關標準制修訂。
區域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根據區域地理特征和自然環境,建設特殊地域、特殊氣候條件下新材料可靠性測試、加速試驗、壽命評價等專用設施。完善重大、稀缺、專用測試評價裝置,滿足區域內重點新材料的測試評價需求。建立區域性測試服務能力共享機制,提高測試儀器、大型裝備利用率。
通知原文如下: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的通知
工信部聯原[2017]3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
為貫徹落實《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加快新材料產業重點平臺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制定了《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建設方案》,并經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2017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