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出臺的《上海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參與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主要內容。截至今年8月,落戶上海的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416家,居全國首位。其中,有20家外資研發中心投資超過1000萬美元。《若干意見》有哪些要點?詳見下文↓
1、聚焦促進創新要素全球配置和跨境流動,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投資貿易環境。吸引更多的高能級外資研發中心落戶,同時能配置更多的全球創新資源,是科創中心全球影響力的重要體現,《若干意見》著眼于增強在滬外資研發中心的競爭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出了五方面的政策舉措。
一是支持高能級研發中心在滬發展,特別是在跨國公司內部處于最高層級、具有全球配置研發資源功能的全球研發中心;
二是鼓勵研發新模式,支持跨國公司設立開放式創新平臺,激發本地創新資源,帶動本地企業的研發和創新;
三是提升研發樣品跨境流動的便利性,通過優先報檢、提升信用分類管理等級等方式,簡化研發樣本樣品、試劑的進口手續,提升研發效率;
四是鼓勵外資研發中心參與重大項目研發,支持外資設立國家級技術中心,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重大研發項目;
五是鼓勵外資研發中心的研發成果在本地轉移轉化,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研發成果在本市進行產業化。
02
2、聚焦知識產權保護和落地,進一步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知識產權保護是跨國公司持續關注的問題,《若干意見》聚焦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環境,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舉措。
一是促進知識產權落地,為了更好保護外資研發中心的創新成果,加大了對外資研發中心知識產權落地的支持力度;
二是通過多種途徑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如:開展集專利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健全知識產權信用管理等;
三是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級,加大國際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引進力度,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知識產權服務;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球知識產權檢索功能等。
03
3、聚焦集聚高端人才,進一步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圍繞讓更多外籍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若干意見》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舉措。
一是進一步便利外籍人才辦理工作許可,簡化手續,允許外資研發中心聘雇的外籍研發人員直接申請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手續;優化流程,采用“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方式,為外籍人才辦理工作許可提供便利;
二是進一步便利外籍人才出入境,放寬外籍人才多次往返簽證有效期限,對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簽發長期(5年至10年)多次往返簽證;
三是進一步優化外籍人才生活環境,支持各區開展外籍高層次人才服務“一卡通”試點,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入學和醫療保健服務通道。
4、聚焦更好服務外資研發活動,進一步營造良好研發環境。良好的政府服務是外資研發中心在滬發展的有力促進,《若干意見》聚焦創造更好的研發環境,在加強政府服務方面提出四方面政策舉措。
一是加強研發公共服務,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參與本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便利外資研發中心申請使用大科學設施;
二是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參與政府計劃項目,吸收外資研發中心的科技人員參加政府計劃項目專家庫,參與政府計劃項目方向的研究;
三是完善政府服務機制,暢通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外資研發中心服務機制;
四是發揮各區的積極性,鼓勵各區出臺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參與科創中心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