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日前,四川大學生物醫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魏于全領銜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以技術作價入股方式,在成都轉化包括抗腫瘤藥物、基因治療技術等在內的7項科研成果,與西藏承億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新尚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深圳恒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承億”“成都新尚”“深圳恒澤”)合作,由3家企業投資近8億元,在成都高新區、溫江區注冊7家公司,進行成果產業化開發。新注冊的7家公司中,有5家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筆者注意到,此次簽約項目主要圍繞腫瘤的基因免疫治療與細胞治療等前沿醫學產品方向,項目集中簽約落地成都,其轉化項目數和投資額均在全國屈指可數。
校地企合作
5大“國字號”實驗室項目走上“生產線”
根據協議,西藏承億將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一園一中心”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項目,包括建設生物醫藥器械產業園、中美轉化醫學中心暨中美生物醫藥產業成果轉化加速器。同時,合作方還將共建產業投資基金,驅動生物醫藥產業項目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簽約在蓉落戶的7大項目里,有5大項目已敲定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均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轉化項目,由西藏承億與四川大學合資共同運營,雙方將在抗腫瘤疫苗、免疫細胞治療等領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此次和四川大學合作,將推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成果轉化落地,‘院士項目’的前沿方向,加上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專業化園區運維體系,讓我們對這樣重量級合作陣容將產生的‘化學反應’充滿信心。”西藏承億總裁岳帥凱表示。
“此次項目走出高校、在成都本地轉化,能進一步激發高校創新活力,提升本土企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孵化的信心和決心。”魏于全院士介紹,此次簽約是校地企緊密合作的一個良好示范,與西藏承億、成都新尚、深圳恒澤3家企業的這次合作,將主要針對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細菌耐藥疫苗研究等相關領域進行藥物研發及產業化開發,預計可立項研發的新藥品種超過50個,后期投資將超過100億元。
一期總投資20億元
頂尖院士團隊“布局”生物城
“此次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一園一中心’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20億元,5大項目都將在‘一園一中心’里實現轉化。”岳帥凱介紹,目前,“一園一中心”里的中美轉化醫學中心已經搭建了一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魏于全,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張興棟,美國密歇根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James V. Neel(獎)杰出教授David Ginsburg等頂尖行業專家教授組成的學術專家團隊。
在岳帥凱看來,“一園一中心”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落戶,將吸引省內外乃至國際優質醫學科研創新成果入駐成都。而之所以選擇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合作,“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打造醫藥研發生產一站式、全周期、全鏈條服務體系,建設全球生物醫藥產品供應鏈重要節點城市等一系列做法,和企業下一步發展方向及主體業務高度契合,無疑也將對進一步優化完善這里的產業生態圈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表示,建設“雙一流”高校,必須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四川大學充分承認科研人員個人的發明靈感、創新思路和實現能力在形成的最終成果中應有的所有權權屬份額,給予成果完成人最大的激勵,鼓勵成果完成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的落地和轉化。
筆者注意到,此次簽約項目主要圍繞腫瘤的基因免疫治療與細胞治療等前沿醫學產品方向,項目集中簽約落地成都,其轉化項目數和投資額均在全國屈指可數。
校地企合作
5大“國字號”實驗室項目走上“生產線”
根據協議,西藏承億將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一園一中心”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項目,包括建設生物醫藥器械產業園、中美轉化醫學中心暨中美生物醫藥產業成果轉化加速器。同時,合作方還將共建產業投資基金,驅動生物醫藥產業項目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簽約在蓉落戶的7大項目里,有5大項目已敲定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均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轉化項目,由西藏承億與四川大學合資共同運營,雙方將在抗腫瘤疫苗、免疫細胞治療等領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此次和四川大學合作,將推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成果轉化落地,‘院士項目’的前沿方向,加上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專業化園區運維體系,讓我們對這樣重量級合作陣容將產生的‘化學反應’充滿信心。”西藏承億總裁岳帥凱表示。
“此次項目走出高校、在成都本地轉化,能進一步激發高校創新活力,提升本土企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孵化的信心和決心。”魏于全院士介紹,此次簽約是校地企緊密合作的一個良好示范,與西藏承億、成都新尚、深圳恒澤3家企業的這次合作,將主要針對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細菌耐藥疫苗研究等相關領域進行藥物研發及產業化開發,預計可立項研發的新藥品種超過50個,后期投資將超過100億元。
一期總投資20億元
頂尖院士團隊“布局”生物城
“此次落戶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一園一中心’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20億元,5大項目都將在‘一園一中心’里實現轉化。”岳帥凱介紹,目前,“一園一中心”里的中美轉化醫學中心已經搭建了一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魏于全,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張興棟,美國密歇根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James V. Neel(獎)杰出教授David Ginsburg等頂尖行業專家教授組成的學術專家團隊。
在岳帥凱看來,“一園一中心”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落戶,將吸引省內外乃至國際優質醫學科研創新成果入駐成都。而之所以選擇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合作,“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打造醫藥研發生產一站式、全周期、全鏈條服務體系,建設全球生物醫藥產品供應鏈重要節點城市等一系列做法,和企業下一步發展方向及主體業務高度契合,無疑也將對進一步優化完善這里的產業生態圈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表示,建設“雙一流”高校,必須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四川大學充分承認科研人員個人的發明靈感、創新思路和實現能力在形成的最終成果中應有的所有權權屬份額,給予成果完成人最大的激勵,鼓勵成果完成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的落地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