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部
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發布》(以下簡稱《規劃》),清晰講述了目前生物技術發展的形式與需求,其中發展目標中明確列出了重點發展任務,可以說是科技部親筆劃重點。小代整理了生物醫藥領域相關內容。
《規劃》指出生物技術集中體現了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的三個典型特征:一是學科交叉匯聚日益緊密,拓展了科學發現與技術突破的空間;二是傳統意義上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邊界日趨模糊,科技創新鏈條更加靈巧,創新周期大大縮短;三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和金融資本深度融合,各類創新要素日趨活躍。
《規劃》縱觀全球發展,點名大數據及測序技術,表示總體來看,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大數據技術大大提升了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研發效率,測序技術的突飛猛進則帶動了各種組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并進入臨床應用,生命科學進入大數據、大平臺、大發現時代。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規劃》中對這些問題也做了簡單陳述:科技創新質量和水平仍需提高,科技支撐產業創新發展的能力還不夠強,原創性科學發現和顛覆性技術缺乏,生物大數據應用、新一代基因操作等技術方向研究薄弱,生物資源保護及挖掘不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疫苗、抗體等生物制品和生物基化學品的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薄弱,基礎研究向產業化轉化的效率亟需提高,這些因素制約著我國生物技術及產業的高質量和快速發展。
發展目標
在這些背景形式及需求下,《規劃》在發展目標中明確劃出發展重點。
突破若干前沿關鍵技術
1、顛覆性技術
新一代生物檢測技術、新一代基因操作技術、合成生物技術入圍。
2、前沿交叉技術
腦科學和類腦人工智、微生物組技術、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影像技術入圍。
3、共性關鍵技術
生物大數據、組學技術、過程工程技術、生命科學儀器創新研究和制造入圍。
生物醫藥列為重點發展領域
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現代生物治療技術、干細胞、生物醫用材料與再生醫學、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與精準醫療、新型疫苗、抗體等重大生物制品研制、藥物設計及新藥研、生物醫學工程與醫療器械被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