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北京市科委發布組織申報2013年度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首都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十二五”時期科技北京發展建設規劃》,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市科委)依據《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京科發【2010】412號),組織開展2013年度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工作,請符合條件的單位組織申報。
一、申報領域
1. 新一代信息技術
2. 生物醫藥
3. 新能源
4. 節能環保
5. 汽車與交通運輸(含新能源汽車)
6. 新材料
7. 高端裝備制造
8. 航空航天
9. 醫療衛生
10. 現代農業
11.公共安全(含食品安全)
12.文化創意
13.科技服務業(研發服務、設計產業、工程技術服務)
14.戰略研究(城市創新發展)
二、申報條件
1.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單位必須為在本市注冊的法人單位,對本領域技術創新及行業進步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以聯盟等形式共同申請的,必須確立一個主要依托法人單位,并附有共建協議書,明確共建單位各方的權責。
2.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符合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求,符合申報領域的方向,長期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工程技術開發工作,擁有較好的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基礎和豐富的成果轉化背景及經驗。
3.具有技術水平高、工程化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帶頭人;擁有較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和工程設計人員,能夠完成工程試驗任務的熟練技術人員,專職人員不少于20人,且需在本單位工作至少3個月以上,其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技術資格)的專業人員占60%以上;擁有強有力的組織機構、管理團隊和良好的運行機制。
4.具備工程技術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科研開發用房要求物理空間集中,面積在2000平米以上;有比較完備的檢測、分析、測試手段和工藝設備,專用儀器設備原值不低于2000萬元,且所有權原則上為依托單位所有,具備承擔綜合性工程技術試驗任務和服務的能力。
5.依托單位有籌措資金的能力和信譽,能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運行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和條件保障。依托單位為企業的,近三年研發費用投入總額采用超額累計計算,研發費用投入占銷售收入的超額累進比例分3級,超額累進比例如下:
(1)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含)以下的部分,年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比例為8%;
(2)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到2億元(含)的部分,年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比例為5%;
(3)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部分,年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比例為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能夠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供充足的建設、運行和實驗費用。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6.重視發揮市場作用,能夠根據行業發展需求和市場需求,吸納早期研發成果進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孵化,并具備吸引外部投資用于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影響力。
三、注意事項
1.本著誠實守信原則,申報填寫內容必須客觀、真實,申報單位需簽署“誠信申報承諾書”。如存在虛假申報情形,將一票否決,申報無效。
2.申報的科研開發實體必須符合通知中的申報領域方向,定位明確,發展思路清晰,任務、目標合理,運行管理規范。主要研究方向應明確和集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名稱要體現研究方向,并突出自身優勢和特色,避免過于寬泛。申報時可對現有科研開發實體的研究方向、人才隊伍、管理體制等適當調整,使科研開發實體成為依托單位精華力量、代表相關領域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
3.請符合條件的單位根據本通知的精神和要求,認真組織申報材料,填寫《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申請書》(見附件),封面加蓋依托單位公章,書面材料一式十份報送市科委,同時報送電子版。市科委將根據申報情況組織專家評審,擇優認定。
4.同一法人單位申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總數不超過3個,且同一法人單位已有認定的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再次申報其他研究方向的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時,專職科研人員、科研儀器設備、科研面積等方面的重復不得超過30%。
5.聯合申報的,主要依托單位自身科研條件需滿足申報條件中關于專職科研人員、科研面積、科研儀器設備等科研條件的定量要求。
6.申報截止日期:2013年11月30日(以收到時間為準),逾期的申請書將不予受理。
四、聯系方式
請各申報單位按歸口領域向各主管業務處室申報,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處負責綜合協調。
處室 |
聯系人 |
負責領域 |
重大專項辦公室 |
李樹勇66153422 |
公共安全(應急救援)、汽車與交通運輸(軌道交通) |
高新技術產業化處 |
付文均66185246 |
文化創意、科技服務業 |
電子信息與裝備制造處 |
李玉明66152810 |
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 |
新能源與新材料處 |
關璐66173526 |
新能源、汽車與交通運輸(新能源汽車)、新材料 |
生物醫藥處 |
竇凱飛66168457 余玥66162706 |
生物醫藥 醫療衛生 |
農村科技發展處 |
馬金旺66173907 |
現代農業、公共安全(食品安全) |
社會發展處 |
羅銘66153450 |
節能環保、公共安全(其他)、汽車與交通運輸(其他) |
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處 |
董齊超66153403 張燕賓66156268 |
戰略研究 |
附件:《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申請書》.doc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二O一三年十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