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是遼寧省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中確立的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撐點。“產業基地實現當年破土、當年建成、當年入駐、當年試生產。”丹東臨港產業園區產業發展管理委員會分管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負責人提起“丹東速度”,至今引以為榮。“在短時間內建成比較完善的產業基地,為打造國內儀器儀表特色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建成生產區、研發區、培訓區、生活區四大功能區,能夠完全保證丹東市儀器儀表產業正常發展。到去年底,園區累計入駐企業152戶,投產企業120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60億元。”這位負責人介紹。
“企業入駐并非一勞永逸,本著把優質資源配置給優質項目的原則,眼下迫切要做的就是對低績效和無績效的產業、企業實施‘騰籠換鳥’。”采訪中,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負責人介紹。今年基地正式啟動企業淘汰退出機制,對因投資方變化、資金鏈斷裂、市場不景氣、勞動力不足等原因導致的停產、半停產企業和廠房長期閑置不生產、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的企業予以清理。目前,已清退企業19戶。
對產業基地來說,“騰籠”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換鳥”,要為優質項目騰出新的發展空間,著力扶優汰劣。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好、更大的效益,以保證園區健康可持續發展。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脈絡清晰。
“今年上半年,園區新簽約13戶企業。像其中的上海哈娜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達產后預計年產值達到10億元、北京牛牛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含量高……”在管委會項目推進處處長高維靜的如數家珍中,記者了解到,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由以往的廣招商變為精招商,把好的、優質的、有前景的、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引到丹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