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如東縣外海距海岸14公里的西太陽沙人工島上,一條長達1970米的拱形液化天然氣接收棧橋跨海而出,采購自國際市場的液化天然氣在專用碼頭卸載后,通過卸料臂沿著架設在卸載棧橋上的管道輸送至人工島上的巨型儲罐,經過氣化后,通過外輸管道進入西氣東輸一線主管網,保障著長三角地區天然氣的平穩供應。
南通市洋口港作為南通地區開發時間最早、港口功能最為完善的海港,憑借其良好的深水航道和聯通南北的地理優勢,已建成10萬噸級液化天然氣碼頭,因此成為江蘇第一家、我國第四家LNG項目的落腳地。
2010年底,在江蘇LNG接收站投產前夕,針對洋口港臨時開放、LNG檢驗計量及時性要求高、取樣難度大等實際情況,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積極與南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溝通協調,創新工作思路,籌劃在江蘇LNG接收站化驗室的基礎上,共建LNG聯合檢測實驗室,接收站化驗室軟硬件設備及相應的管理和工作流程,很快獲得南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認可,為LNG順利進口、快速通關及有效維護中方權益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
2012年4月,雙方開始推進共建實驗室CNAS認證工作,先后完成了體系文件的對接和編制、人員技術培訓、內部評審、試運行和現場嚴格評審,于2013年3月13號正式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認可證書。
去年初,進口天然氣列為法定檢驗商品監管后,南通檢驗檢疫局就向地方政府和企業作出了“通關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好”的承諾,積極配合江蘇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建LNG聯合檢測實驗室。充分發揮實驗室人才、技術優勢,指導LNG實驗室儀器設備安裝調試、檢測操作和技術驗證工作,還幫助企業建立了相應的實驗室管理和工作流程,使其不僅可以對LNG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連續取樣,并能夠在卸貨完成的4小時之內出具品質報告,大大方便了貿易雙方結算。
為確保液化天然氣檢測的公正、快速、準確,南通檢驗檢疫局多年來堅持對天然氣體檢測方法的深入研究,在丙烯、丁二烯、氯乙烯等氣體檢測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國家標準(GB/T6681-2003)《氣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就是由南通檢驗檢疫局負責起草的,該局主持完成的《液化石油氣在船艙中的密度分布規律及樣品代表性研究》曾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一等獎。
與此同時,南通檢驗檢疫局向江蘇天然氣有限公司提出推進LNG檢測實驗室國家合格評定工作,在近一年書記里,多次派檢驗人員到公司,從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對接和編制、人員技術培訓、內部評審、試運行等多方面給予指導。經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對實驗室儀器設備、內部管理、檢測能力、工作規范等現場嚴格評審,實驗室正式獲得CNAS頒發的認可證書。
目前,南通LNG檢測實驗室不僅具備按有關國際認可準則開展獨立第三方檢測,以及計量服務的資質和能力,而且在認可范圍內所簽發的LNG檢測報告具有合法性、公正性、權威性和國際認可性,對加快進口天然氣通關檢驗速度、提升實驗室在LNG檢驗計量行業的國內國際地位、解決貿易計量糾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為國內LNG大規模應用后的質量糾紛鑒定提供服務。
截至今年5月21日,江蘇液化天然氣項目已累計外輸天然氣70.2億立方米,連續兩年參加度冬保供,供氣高峰期最大日外輸量達3270萬立方米,超過西氣東輸一線日供氣量的三分之一,為保障長三角地區安全平穩供氣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江蘇液化天然氣接收項目二期正在規劃中。預計在2014年底建成后,液化天然氣年生產能力將從目前的350萬噸增至650萬噸,為長三角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能源保障。
另一方面,通過CNAS認證,標志著該實驗室,具備按有關國際認可準則開展獨立第三方LNG檢測,以及計量服務的資質和能力,獲準使用CNAS標識和國際互認聯合標識,在認可范圍內所簽發的LNG檢測報告具有合法性、公正性、權威性和國際認可性,對加快通關檢驗速度、提升實驗室在LNG檢驗計量行業的國內國際地位、解決貿易計量糾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為國內LNG大規模應用后的質量糾紛鑒定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