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記者從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該廳發布了2013年福建省內陸重點漁業水域環境監測預警工作方案,在我省江河、水庫等重點漁業水域開展漁業環境監測,共布設了51個水質監測站,其中16個站位同時為浮游生物、沉積物和生物殘毒站位,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輕突發事故引起的漁業經濟損失。
據了解,省海洋與漁業廳依據《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及《2013年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網常規監測工作方案》要求,在我省江河、水庫等重點漁業水域開展漁業環境監測,其中包括內陸重點漁業水域環境監測與預警、江河重點增殖放流水域水環境趨勢性監測和內陸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環境趨勢性監測這三大內容。
內陸重點漁業水域環境監測與預警站位布設,主要是在水口水庫、棉花灘水庫、街面水庫、安砂水庫、水東水庫、萬安水庫和白沙水庫等布設51個水質監測站,其中16個站位同時為浮游生物、沉積物和生物殘毒站位,由于在線監測系統尚未開始建設,2013年仍以人工監測為主。監測內容包括水溫、透明度和水質特征污染物等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