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開展農產品和食品對外貿易,獲得國際市場準入的重要制約因素。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必須對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等各環節實施全程管理和監控,這就需要大量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的快速、方便、準確、靈敏的食品安全分析檢測技術。因此,近年來這類技術發展很快,尤其以現代生物技術為基礎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發展最快。所謂食品快速檢測是指作為理化檢驗,能夠在2h內得出檢驗結果即可認為是較快的方法。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
生物學技術發展很快,種類很多,其中大多數都能用于食品安全檢測。
日前,由重慶市工商局購置的202套多功能食品綜合檢測儀、100臺快速檢測車已全部配發到該局食品處、43個區縣工商分局食品科和157個基層工商所。今后,消費者發現問題食品,可以到轄區工商分局免費申請食品快速檢測。
"火腿腸、鹵肉、臘腸等目前市面上所有共計28類食品中可能添加的有害物質,都可以通過這個儀器進行初步檢測,包括亞硝酸鹽、二氧化硫、三聚氰胺、吊白塊、重金屬、防腐劑、色素等。而檢測時間最快只要幾秒鐘。"重慶市工商局一名從事快檢工作的檢驗員介紹說。
重慶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監督管理處處長吳剛表示,"以前工商部門配備的快檢設備主要是各種化學試紙、試劑,只能檢驗出食品中是否含有害物質,但不能精確其含量,可檢測的危害物質項目也比較少。而新裝備的多功能食品綜合檢測儀可對市場和超市中銷售的全部食品進行精確初檢。"
據了解,該局還將后續投入3500萬元用于快檢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