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指出,市、縣兩級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兩種整合模式中進行選擇。模式一:組建農產品食品綜合檢測中心。將農產品、食品檢測資源全部整合在一起;模式二:組建農產品檢測中心和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其中,農產品檢測中心,是將農業部門所屬的農產品、畜禽產品、漁業部門所屬的水產品檢測機構進行整合,負責初級農產品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是將質監部門所屬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所)食品檢驗室、商務部門所屬的肉類檢驗機構、水務部門所屬的水質監測機構、糧食部門所屬的糧油檢驗機構、衛生部門所屬疾病預防檢驗機構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所屬的食品藥品檢驗機構進行整合,負責食用農產品之外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檢測。
市級檢測中心“全覆蓋”
新建立的檢測中心屬政府設立的具有公益性、開放性、獨立性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平臺。按照監測分離的原則,檢測中心只承擔監管部門、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委托的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不參與由監管部門承擔的抽樣任務。
建設目標實現市級檢測中心陜西省“全覆蓋”,具備農產品、食品標準規定項目的檢測能力,并參與本市范圍內發生的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調查,及時跟蹤研究農產品、食品監管中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
檢測中心列出“進程表”
陜西省計劃用4年時間,完成市、縣兩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的整合和資質認定工作。2012年,出臺整合指導意見和檢測中心建設標準,制定現有檢測機構人、財、物的歸屬和劃轉等相關政策。選擇1-2個市先行試點。2013-2014年,完成市、縣兩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的整合。具備條件的檢測中心通過資質認定,已組建的檢測中心正式開展檢測工作,出具檢測報告。2015年,按照省、市、縣三級檢測中心的發展定位,健全完善所需檢驗儀器和設備,完成全省檢測中心的資質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