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和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協辦的全國第四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桂林開幕,來自近紅外光譜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儀器用戶等200多人參加了會議。儀器信息網作為支持媒體將對本次會議進行專題報道。
自2006年開始舉辦以來,會議一直致力于全力展示我國近紅外光譜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及成果,增進廣大近紅外光譜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近紅外分析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事業的發展。
會議現場
嘉賓
主席臺就坐的嘉賓有: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名譽理事長閆成德研究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燕澤程研究員、科技部條財司鄭健博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周懷營教授、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顧問清華大學羅國安教授、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慧穎高工、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楊輝華教授。
近紅外光譜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主持開幕式
大會首先播放了大會主席陸婉珍院士的視頻致辭,陸院士在致辭中提到:“自從2006年第一屆會議召開以來,全國各地從事近紅外光譜研發和應用的人員在日益增多,我們的工作在不斷深入。目前的應用范圍已經涉及飼料、食品、煙草、石油、化工、農產品、林業和紡織等諸多領域。”
“近紅外光譜技術由于自身的特點,從一開始就要求我們做到儀器、軟件、方法的一體化,正是如此,這一技術的研究內容更多,科研人員付出的勞動也更艱苦。好在我們有20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取得的成績,更重要的是,時代對我們提出了“轉變生產方式、注重環保、重視精細管理”等要求,這一省時省力的分析技術必將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強有力工具。因此,我常想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目前應處在一個鼎盛時期的前夜。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尤其是光譜儀硬件,一定會變得更穩定、更一致、更小型化、成本也會更低廉。在這個基礎上,必將出現各種穩健、實用的分析模型。有了這兩個基礎后,我們一定會在各行各業中大顯身手。”
隨后,科技部條財司鄭健博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燕澤程研究員、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周懷營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名譽理事長閆成德研究員、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顧問清華大學羅國安教授等嘉賓分別致開幕辭。
科技部條財司鄭健博士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燕澤程研究員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周懷營教授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名譽理事長閆成德研究員
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顧問清華大學羅國安教授
各位嘉賓對本屆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指出近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迅速,有著巨大的需求和發展空間,“十二五”期間近紅外光譜技術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科技部計劃對于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給予更大的支持。2012年11月27-29日,由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申請的題為“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析關鍵技術問題,應用和發展戰略”香山科學會議將在北京香山舉行。由于近紅外光譜技術是國內外發展最快的分析技術之一,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決定將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拉曼光譜、紫外光譜等技術成立“過程分析技術分會”,近期將向科協提出申請。未來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任重而道遠”,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需要硬件、軟件、模型、數據庫建設、方法開發等各個環節協同配合,其研究要與國家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緊密結合,解決更多的實際應用問題,服務民生。
會議合影
本屆大會邀請了國內有豐富經驗的近紅外光譜分析專家、學者和儀器專家作專題報告及進行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交流,同時還邀請了國外知名學者和海外華裔學者與會。并邀請國內外近紅外光譜儀器廠商展示最新的產品與技術。會議同期還將舉行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有關本屆會議的詳細信息敬請關注儀器信息網后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