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獲悉,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在對各省(區)水環境監測能力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初步確定2012~2014年建成10個共建共管實驗室,并制訂了分年度投資建設實施方案。其中,2012年度主要儀器設備招標和購置工作基本完成。同時,為了指導共建共管實驗室建設,規范其建設和運行管理,《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共建共管辦法》亦將盡早出臺,為共建共管實驗室建設提供依據。
受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能力限制,全流域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監測覆蓋率約為57%。為按期完成水利部提出的目標,黃河流域加快了全流域水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自2011年以來,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就開始著手全流域水環境監測共建共管實驗室建設工作。據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黃委與流域省(區)合作,建成一批配置標準、管理規范、質量可靠、數據可信、區域先進的水環境監測共建共管實驗室,能以點帶面、立足省(區)、服務流域,構建流域與區域相結合的水環境監測體系,實現優勢互補、信息共享,提高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能力和管理水平。
為了指導共建共管實驗室建設,規范其建設和運行管理,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編制了《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共建共管辦法》及《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共建共管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辦法》。目前,兩個辦法的修訂工作基本完成,其中《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共建共管辦法》已上報黃委,等待頒布實施。據悉,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將盡快與相關省(區)溝通,簽訂合作協議,履行相關手續,為第一批試點共建共管實驗室配置儀器、設備和掛牌,同時加強擬共建共管實驗室質量控制,對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等。
黃河流域水環境監測共建共管實驗室建設是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今后三年的一項重要工作,該局將有計劃、有重點、分階段地建設10個共建共管實驗室。建設完成后,將大大提升全流域水環境監測整體水平,為實現水利部提出的2015年流域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監測覆蓋率目標奠定較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