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汝州杜仲種植基地生態示范園的核心---中國汝州杜仲綜合利用研發中心近日奠基開建,研發中心建成后將為汝州發展杜仲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產業鏈提供科研支撐。
據了解,中國汝州杜仲種植基地生態示范園項目是河南恒瑞源實業有限公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協作建設的杜仲產業化發展項目,是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4.8億元。
據恒瑞源公司董事長李銀環介紹,該項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以杜仲科研、培育、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今年進行項目一期建設,投資1.2億元,計劃建成1000畝的種苗繁育基地和3000畝的果園化模式栽培種植基地,建設年產20萬公斤杜仲紅茶加工生產線、年產2億粒杜仲膠囊生產線以及年產10萬噸杜仲飲料各一條。
"目前,公司已經建成500畝的種苗繁育基地和2000畝的果園化模式栽培種植示范園,并與農戶簽訂了2萬畝成品林建設及產品統購統銷協議,加工生產線項目已經完成征地和編制可行性研究方案以及訂購生產線設備。"李銀環說,2012年將進行項目二期,加大投入帶動周邊縣市杜仲資源的高效利用,并建設年產1萬噸杜仲膠生產線。
當日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社會科學院、林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就該生態示范園項目建設進展舉行了研討會,對項目的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認為,杜仲產業的春天到了。杜仲的傳統用途是藥材,但產業發展到了今天,最大的亮點是杜仲膠即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最近幾年來,橡膠工業遇到的最大瓶頸是天然橡膠的自給率低,80%需要依賴進口。通過深入調研發現,杜仲橡膠作為新型的天然橡膠,是除三葉橡膠之外世界上唯一具有開發前景的優質天然橡膠資源,其獨特的橡塑二重性使其可廣泛應用于橡膠工業、航天工業、醫療等多個領域,是替代三葉橡膠,開發高質量輪胎的良好材料。
"杜仲是是一個上千億的產業鏈,要推動這個產業鏈發展,杜仲膠將是龍頭,抓住這一龍鼻子才能取得突破性發展。"范仁德總結過去二十年杜仲產業沒有重大突破時說,過去杜仲膠的提膠、應用沒有突破,就是沒能牽住這個"龍鼻子"。
"杜仲渾身是寶,一定要吃飯榨凈,以杜仲膠為核心綜合開發利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偉平強調,一定要綜合性的開發和利用,以杜仲膠為核心的項目才會帶來顯著的效益。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杜仲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鳳菊透露,皮、葉、果皆可以提膠,目前采取果園化種植模式的杜仲林,每畝產膠量可達60公斤,接近我國海南地區的三葉橡膠畝產量。從杜仲膠的開發利用來看,杜仲產業有很好的基礎,前景廣闊。而且今后橡膠工業的結構調整中,杜仲膠的生產應用將作為調整中國橡膠工業原材料結構的重要推動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農經司司長胡恒洋認為,杜仲茶、膠囊等醫藥保健產品的開發比較成熟,杜仲膠要下點功夫,找準著力點。建議重視市場開發,橡膠產業市場潛力很好,但畢竟是一個潛在的市場,有效市場需要技術和成本得到用膠企業認可,下一步要加強市場調研和資源培育。同時,在練好內功的同時,要積極爭取退耕還林、防護林等項目的支持。
國家林業局科技開發中心原主任黎元昆認為,以杜仲膠為目標的資源培育,資源規模需要非常大,可兩條腿走路:第一條是高投入高產出的集約化經營,需要資源條件好一點的土地。第二條就是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適用于比較貧瘠的荒山荒坡??傊M量減少對現有耕地的占用。同時,要把杜仲林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來經營,防止大面積的栽種單一品種,謹慎使用殺蟲劑、化肥等。
據了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局等相關部委都對杜仲產業非常重視。"十二五"期間相關部門將加大對杜仲的科技支撐力度,鼓勵科研機構與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同時,在原有技術力量和研究開發基礎上,國家林業局杜仲研究開發中心和中國杜仲膠科學研究院也在積極籌建中,將為杜仲產業提供更加豐富的研發力量。 (責任編輯: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