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少量食用油倒入量杯中,拿出一片試紙,把油倒在試紙的指定位置,調好電子計時器,等結果……別誤會,這情景可不是發生在實驗室,而是9日下午,來賓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用新配發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到城區餐飲企業進行突擊檢查的情景。
4月28日,廣西為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將117套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發放到了各個市縣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據了解,這種快速檢測箱包括儀器箱和試劑箱各一只,可以進行近百種食品或原材料的快速檢測,來賓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配到了6套這樣的儀器。
9日,來賓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各縣分局抽調部分工作人員,成立三個快速檢查小組,對餐飲食品展開了為期三天的快速檢測專項行動。據了解,此次抽檢范圍僅限于城區內的大中型餐飲單位和一些小吃店,抽檢品種包括蔬菜農藥殘留、食用油、腌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成分等。
當日下午,記者跟隨其中一組來到了大橋路上的一家餐飲單位。到達該酒店后,檢測組工作人員立即打開快速檢測箱,進行蔬菜農藥殘留、食用油酸價和過氧化度、自消毒餐具的潔凈度、牛肚雙氧水以及豬肉“瘦肉精”的定性檢測。
為了避免二次污染影響檢測結果,只見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拿著檢測箱里配備的專業多功能剪刀在該酒店廚房的配菜區取到樣品,用專業的容器盛放,拿到“臨時實驗室”里,上演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等待十分鐘就有結果了!”工作人員解釋道。
在這些檢測中,要屬“瘦肉精”的檢測較為復雜。趁著等待的空當,工作人員從箱子里拿出一些電爐和小鍋,加上水,在里面放上一個帶孔的架子和電子溫度計,隨后從酒店廚房取來一小塊肉,用剪子剪碎,將檢測所需的4克量裝入一個帶蓋的小試管里,待鍋里的水溫升至90℃時,拔下插頭,將裝有肉樣的小試管放入鍋里,“泡”了十分鐘后取出,這時試管里已經有些“肉湯”,待晾涼后,又將試管里的肉汁倒在檢測試紙上,很快,試紙上出現了兩條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等十分鐘,看兩線的顏色就能判斷出豬肉里是否含有瘦肉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