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11年度擬資助項目公示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11年度項目評審工作現已結束。申報項目經資格審查、網絡評審等評選程序,現已確定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11年度擬資助項目名單(共212項)。根據《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管理辦法(修訂)》的規定,現將擬資助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如有異議,請于2011年3月25日(含)前,將異議材料書面報送至以下地址:
郵寄地址:北京市西單大木倉胡同35號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計劃處
郵政編碼:100816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異議材料需署真實姓名并提供詳細聯系方式,對未署名或署名不真實的異議材料將視為異議無效。
附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11年度擬資助項目名單
序號 |
主管部門 |
申報學校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資助經費(萬元) |
1 |
北京市 |
北京工商大學 |
天然甲硫醇類香料的生物合成及代謝關鍵節點解析 |
王成濤 |
5 |
2 |
北京市 |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
磷形態對混凝沉淀除磷效果的影響及機理研究 |
王俊嶺 |
5 |
3 |
北京市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桑葉中主要活性成分提取工藝研究 |
王騰 |
5 |
4 |
北京市 |
北京印刷學院 |
鎖定液晶取向結構的高分子各向異性導電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
張春秀 |
5 |
5 |
天津市 |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
濱海吹填土快速固化材料制備及固化機理研究 |
張寶蓮 |
5 |
6 |
天津市 |
天津工業大學 |
力化學改性PVC中空纖維膜的TIPS法制備研究 |
胡曉宇 |
5 |
7 |
天津市 |
天津工業大學 |
基于不同盤繞直徑的復合材料油氣傳輸管增強體結構優化與驗證 |
孫穎 |
5 |
8 |
天津市 |
天津科技大學 |
電擊方式對豬肉保水性能的影響及恒流高頻電擊暈儀的開發 |
王穩航 |
5 |
9 |
天津市 |
天津商業大學 |
低溫冷卻貯運中果蔬組織的熱質傳遞過程分析 |
劉斌 |
5 |
10 |
天津市 |
天津醫科大學 |
miR-145調節乳腺癌細胞侵襲性的分子途徑 |
郭華 |
5 |
11 |
天津市 |
天津醫科大學 |
腦創傷后EPCs在神經組織修復和再生中的作用 |
雷平 |
5 |
12 |
天津市 |
天津醫科大學 |
Qa-2(+)胸腺細胞功能成熟過程中脂筏結構與功能的變化 |
李娟 |
5 |
13 |
天津市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人參皂苷Rg3 調節活性氧穩態效應拮抗阿霉素心臟毒性作用機制研究 |
王小瑩 |
5 |
14 |
河北省 |
河北大學 |
應用紅外光譜探針研究致病多肽和蛋白聚集行為的分子調控機制 |
馬剛 |
5 |
15 |
河北省 |
河北工業大學 |
二組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組合亮孤子研究 |
李再東 |
5 |
16 |
河北省 |
河北工業大學 |
快速高精度三維光學測量關鍵技術研究 |
張宗華 |
5 |
17 |
河北省 |
河北聯合大學 |
煤低溫氧化過程中指標氣體與煤體微觀結構變化規律研究 |
王福生 |
5 |
18 |
河北省 |
河北農業大學 |
羊卵丘細胞中組織蛋白酶基因表達動力學研究 |
田樹軍 |
5 |
19 |
河北省 |
河北師范大學 |
擬南芥花粉萌發及伸長過程中質外體蛋白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
郭毅 |
5 |
20 |
河北省 |
河北師范大學 |
光滑動力系統中的熵及其相關問題 |
朱玉峻 |
5 |
21 |
河北省 |
河北醫科大學 |
中藥北沙參及其香豆素類成分吸收代謝輪廓研究的方法學探索 |
王巧 |
5 |
22 |
河北省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鋁合金薄壁車體焊接接頭大變形力學行為研究 |
齊芳娟 |
5 |
23 |
河北省 |
燕山大學 |
基于智能算法的未知環境下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及跟蹤控制研究 |
陳衛東 |
5 |
24 |
河北省 |
燕山大學 |
復雜條件下車輛安全預警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
馬雷 |
5 |
25 |
山西省 |
山西師范大學 |
非絕熱條件下雙原子分子體系的高次諧波的理論研究 |
苗向陽 |
5 |
26 |
山西省 |
太原科技大學 |
太原市氣溶膠組成及多環芳烴的兩相分配機制 |
何秋生 |
5 |
27 |
山西省 |
中北大學 |
大靶面高速小目標激光光幕測速關鍵技術研究 |
趙冬娥 |
5 |
28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大學 |
聚丙烯酸作用下蒙脫石負載型零價鐵納米顆粒的可控制備及機理研究 |
樊明德 |
5 |
29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大學 |
哺乳動物克隆胚胎紡錘體動力學的研究 |
梁成光 |
5 |
30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大學 |
昆蟲抗凍蛋白在冰晶表面吸附結合機制的理論研究 |
劉俊杰 |
5 |
31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鋯英砂連續堿熔關鍵技術研究 |
陳偉東 |
5 |
32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吹氣法制備稀土泡沫鋁合金工藝中液態金屬泡沫胞元結構的優化控制 |
李科 |
5 |
33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 |
“地格達”類蒙藥品種分類與藥效物質基礎研究 |
李旻輝 |
5 |
34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非線性波方程的可積性與孤立子解的符號計算研究 |
扎其勞 |
5 |
35 |
遼寧省 |
渤海大學 |
ZnO反射層上非晶硅疊層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 |
史力斌 |
5 |
36 |
遼寧省 |
大連大學 |
基于特征語義的三維人體建模算法研究 |
周昌軍 |
5 |
37 |
遼寧省 |
沈陽工業大學 |
異形功率譜分布混沌信號的譜形成機制及設計方法的研究 |
趙柏山 |
5 |
38 |
遼寧省 |
沈陽農業大學 |
非核糖體多肽合成酶NPS6基因調控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機制研究 |
薛春生 |
5 |
39 |
吉林省 |
北華大學 |
大規模優化的擬牛頓型方法及應用研究 |
楊月婷 |
5 |
40 |
吉林省 |
長春大學 |
量子混沌系統中費舍信息和自旋壓縮性質研究 |
宋立軍 |
5 |
41 |
吉林省 |
長春中醫學院 |
潛陽解毒通絡方干預SHR大鼠心室肥厚機制研究 |
郭家娟 |
5 |
42 |
吉林省 |
吉林工商學院 |
HLA/RTI數據分發管理及時間管理算法的優化實現 |
張毅 |
5 |
43 |
黑龍江省 |
東北農業大學 |
淡色生赤殼菌誘導的番茄非寄主抗性生理機制和比較蛋白組學研究 |
王傲雪 |
5 |
44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用于LED的LiAlO2晶體基片的制備與性能 |
鄭威 |
5 |
45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文殊蘭胺誘導P388細胞周期阻滯及抑制其有絲分裂的機制研究 |
高世勇 |
5 |
46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半導體ZnS納米線的定向生長和光學性質研究 |
武祥 |
5 |
47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瞬時受體電位陽離子通道蛋白6介導牽張誘發心房顫動機制研究 |
李悅 |
5 |
48 |
黑龍江省 |
黑龍江大學 |
希夫堿類5f系配合物的理論研究與分子設計 |
潘清江 |
5 |
49 |
黑龍江省 |
黑龍江科技學院 |
高硫煤電化學催化氧化脫硫機理的研究 |
張鴻波 |
5 |
50 |
黑龍江省 |
牡丹江醫學院 |
阻斷腫瘤細胞淋巴管生成自分泌軸干擾體系的建立、作用及機制研究 |
馮玉寬 |
5 |
51 |
黑龍江省 |
齊齊哈爾大學 |
環境友好型聚苯胺/氟碳乳液復合防腐蝕功能涂料研究 |
李玉峰 |
5 |
52 |
黑龍江省 |
齊齊哈爾大學 |
鉻鞣革屑制備生態復合纖維材料的研究 |
隋智慧 |
5 |
53 |
上海市 |
上海大學 |
納米二氧化硅包裹熒光蛋白生物探針的制備和應用 |
王海芳 |
5 |
54 |
上海市 |
上海大學 |
有機異質結晶體管中的雙載流子輸運機制研究 |
王軍 |
5 |
55 |
上海市 |
上海電力學院 |
磁場誘導的鐵氧體納米結構與離子分布研究 |
劉永生 |
5 |
56 |
上海市 |
上海海洋大學 |
組蛋白生物素化修飾在魚類胚胎發育中的作用 |
鮑寶龍 |
5 |
57 |
上海市 |
上海理工大學 |
動態網絡上的信息傳播規律與引導策略研究 |
劉建國 |
5 |
58 |
上海市 |
上海師范大學 |
中立型微分代數系統的計算方法及其數值分析 |
田紅炯 |
5 |
59 |
上海市 |
上海師范大學 |
真空能及其應用基礎 |
翟向華 |
5 |
60 |
上海市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川芎腦靶向作用物質基礎的現代藥學研究 |
梁爽 |
5 |
61 |
江蘇省 |
南京工業大學 |
納米孿晶材料力學行為研究 |
周劍秋 |
5 |
62 |
江蘇省 |
南京師范大學 |
PGC-1α對肝臟鐵代謝和Hepcidin的調節作用 |
劉暢 |
5 |
63 |
江蘇省 |
南京醫科大學 |
松樹酯酚與CYP代謝酶對男性生育的交互作用研究 |
夏彥愷 |
5 |
64 |
江蘇省 |
蘇州大學 |
新型納米催化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有機反應的研究 |
顧宏偉 |
5 |
65 |
江蘇省 |
揚州大學 |
組胺在海洋無脊椎污損動物幼蟲附著變態過程中的作用研究 |
周曉見 |
5 |
66 |
浙江省 |
杭州師范大學 |
有序介孔鍺-碳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儲鋰性能研究 |
施益峰 |
5 |
67 |
浙江省 |
湖州師范學院 |
資源約束網絡中基于網絡特征參量的協同優化方法及其魯棒性分析 |
李祖欣 |
5 |
68 |
浙江省 |
紹興文理學院 |
凍融軟土應力應變模型研究及其應用 |
王偉 |
5 |
69 |
浙江省 |
溫州醫學院 |
新型無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的研制 |
劉勇 |
5 |
70 |
浙江省 |
浙江科技學院 |
基于快速公共交通時空運行規律挖掘的專用道路資源動態配置方法 |
陳寧 |
5 |
71 |
浙江省 |
浙江師范大學 |
節能型復合電源電動車智能控制研究 |
曹建波 |
5 |
72 |
浙江省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燈盞花素微球型鼻腔黏附給藥系統的構建與評價 |
石森林 |
5 |
73 |
安徽省 |
安徽大學 |
細菌中潛在生物質新能源C18:1烯烴的合成途徑解析 |
彭惠 |
5 |
74 |
安徽省 |
安徽工業大學 |
鎂在氧化物冶金中的機理研究 |
孔輝 |
5 |
75 |
安徽省 |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 |
n-ZnO/p-CuO一維核殼型異質結的液相法制備及機理研究 |
徐海燕 |
5 |
76 |
安徽省 |
安徽理工大學 |
用改進的Born近似方法對非均勻介質中的缺陷研究 |
鄭鋼豐 |
5 |
77 |
安徽省 |
安徽師范大學 |
由Lévy過程驅動的隨機泛函微分系統能控性研究 |
任永 |
5 |
78 |
安徽省 |
安徽中醫學院 |
新型2H,4H-苯并噻嗪類微管蛋白抑制劑的設計、合成與抗腫瘤活性研究 |
方方 |
5 |
79 |
安徽省 |
蚌埠醫學院 |
基于PvLDH的間日瘧快速免疫診斷方法研究 |
方強 |
5 |
80 |
安徽省 |
合肥師范學院 |
多體量子糾纏和量子關聯的理論研究 |
宋偉 |
5 |
81 |
安徽省 |
淮南師范學院 |
基于秀麗隱桿線蟲的砷暴露免疫毒性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
于燕 |
5 |
82 |
福建省 |
福建農林大學 |
水稻齒葉矮縮病毒介體褐飛虱傳毒機理研究 |
魏太云 |
5 |
83 |
福建省 |
福建師范大學 |
侵蝕退化紅壤生態恢復過程中土壤固碳機制的演變 |
謝錦升 |
5 |
84 |
福建省 |
福州大學 |
生物條形碼納米探針檢測重金屬離子的研究 |
郭良洽 |
5 |
85 |
福建省 |
集美大學 |
壇紫菜應答高溫脅迫分子機理的研究 |
謝潮添 |
5 |
86 |
江西省 |
東華理工大學 |
智能水凝膠對鈾的識別及分離、吸附機理研究 |
劉云海 |
5 |
87 |
江西省 |
江西財經大學 |
基于視覺感知的雙樹復小波圖像融合關鍵技術研究 |
楊勇 |
5 |
88 |
江西省 |
江西理工大學 |
三齒鉑配合物的發光變色效應及光致發光性能 |
陳景林 |
5 |
89 |
江西省 |
江西農業大學 |
淡竹林物種多度格局與生物多樣性研究 |
施建敏 |
5 |
90 |
江西省 |
江西師范大學 |
概自守問題的若干研究 |
丁惠生 |
5 |
91 |
江西省 |
江西中醫學院 |
靶向循環腫瘤細胞的新型抗轉移性乳腺癌先導物的發現及其機理研究 |
付劍江 |
5 |
92 |
江西省 |
景德鎮陶瓷學院 |
納米氧化鋯修飾微濾膜的油水分離過程的研究 |
常啟兵 |
5 |
93 |
江西省 |
南昌大學 |
納米復合材料超聲波焊接制備機理研究 |
朱政強 |
5 |
94 |
山東省 |
青島大學 |
典型河口濕地N2O排放規律及氮鹽交互作用對其排放影響研究 |
謝文霞 |
5 |
95 |
山東省 |
青島科技大學 |
定向螺旋納米碳纖維陣列的可控制備的研究 |
于立巖 |
5 |
96 |
山東省 |
山東建筑大學 |
非牛頓冪律流體能量傳輸的非傅里葉效應 |
張浩 |
5 |
97 |
山東省 |
山東科技大學 |
東營凹陷奧陶系碳酸鹽巖成巖相與儲層預測 |
樊愛萍 |
5 |
98 |
山東省 |
山東輕工業學院 |
BiVO4基異質結構納米纖維的可控電紡合成及光催化研究 |
盧啟芳 |
5 |
99 |
山東省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從肌肉萎縮機制探討保元解毒湯對癌性惡病質模型生存狀態干預作用 |
季旭明 |
5 |
100 |
河南省 |
安陽師范學院 |
非常規超導石墨烯納結中Crossed Andreev 反射的理論研究 |
白春旭 |
5 |
101 |
河南省 |
河南大學 |
細胞培養穩定同位素標記聯用質譜定量研究食管鱗癌蛋白差異表達譜 |
齊義軍 |
5 |
102 |
河南省 |
河南理工大學 |
極端貧金屬星(r+s星)研究 |
孟祥存 |
5 |
103 |
河南省 |
河南農業大學 |
淅川烏骨雞新品系選育及種質資源特性研究 |
田亞東 |
5 |
104 |
河南省 |
河南中醫學院 |
凌霄花活性部位的提取及抗腦缺血作用研究 |
方曉艷 |
5 |
105 |
河南省 |
許昌學院 |
自誘導隨機共振理論的研究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 |
申建偉 |
5 |
106 |
河南省 |
鄭州大學 |
組織間知識轉移粘滯形成機理與降粘關鍵技術研究 |
翟運開 |
5 |
107 |
湖北省 |
長江大學 |
柑橘菌根釋放球囊霉素的特點及其在碳代謝中的作用 |
吳強盛 |
5 |
108 |
湖北省 |
湖北大學 |
金屬氧化物異質結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
高云 |
5 |
109 |
湖北省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
熔鹽電化學清潔冶金制備鈦基金屬植入材料的相關研究 |
吳田 |
5 |
110 |
湖北省 |
湖北工業大學 |
力磁耦合作用下磁致伸縮導波傳播特性研究 |
宋小春 |
5 |
111 |
湖北省 |
湖北民族學院 |
新型手性P/S配體的設計合成及其在不對稱催化中的應用研究 |
段正超 |
5 |
112 |
湖北省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瓜蔞-薤白"藥對干預絲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治療胸痹的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研究 |
韓林濤 |
5 |
113 |
湖北省 |
三峽大學 |
暴雨誘發滑坡致災機理研究 |
童富果 |
5 |
114 |
湖北省 |
武漢工程大學 |
磁性EDTAD修飾甘蔗渣的制備及其在重金屬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
余軍霞 |
5 |
115 |
湖北省 |
武漢科技大學 |
基于聲發射檢測的耐火材料微觀損傷的實驗表征方法 |
王志剛 |
5 |
116 |
湖北省 |
襄樊學院 |
鈦酸鋰納米材料合成、改性與電化學性質研究 |
賈志勇 |
5 |
117 |
湖北省 |
孝感學院 |
飛秒激光驅動的分子高次諧波特性研究 |
李錢光 |
5 |
118 |
湖南省 |
長沙理工大學 |
動態網絡模型穩定性與復雜性若干問題研究 |
黃創霞 |
5 |
119 |
湖南省 |
衡陽師范學院 |
多方協作量子通信及其安全性研究 |
汪新文 |
5 |
120 |
湖南省 |
湖南科技大學 |
沖擊載荷下硬盤驅動器全系統動力學建模與抗振性設計 |
楊書儀 |
5 |
121 |
湖南省 |
湖南科技大學 |
非平面鐵卟啉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周再春 |
5 |
122 |
湖南省 |
湖南農業大學 |
生長豬凈能體系下低蛋白日糧色氨酸需要量及其腸道代謝調控研究 |
賀喜 |
5 |
123 |
湖南省 |
湖南文理學院 |
城市路網混合交通的多屬性混雜耦合特性分析與建模研究 |
彭光含 |
5 |
124 |
湖南省 |
吉首大學 |
石墨烯的制備、修飾及其在環氧樹脂改性方面的應用研究 |
張帆 |
5 |
125 |
湖南省 |
南華大學 |
鋅alpha-2糖蛋白調控脂肪細胞內甘油三酯代謝的分子機制 |
肖新華 |
5 |
126 |
湖南省 |
南華大學 |
考慮毛細水作用的鈾尾礦壩穩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張志軍 |
5 |
127 |
湖南省 |
湘潭大學 |
高速列車-橋梁-風時變系統動力學之保結構算法及其應用研究 |
陳銳林 |
5 |
128 |
湖南省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紙漿桉木細胞壁成分有序拆解及其調控機制研究 |
彭萬喜 |
5 |
129 |
廣東省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有機涂層下鋁合金絲狀腐蝕及其防護方法的應用基礎研究 |
陳東初 |
5 |
130 |
廣東省 |
廣州大學 |
有序微納米纖維-氣凝膠復合柔性絕熱材料的可控制備及傳熱機理 |
吳會軍 |
5 |
131 |
廣東省 |
華南師范大學 |
超高靈敏度電化學發光基因檢測技術在結腸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
朱德斌 |
5 |
132 |
廣東省 |
南方醫科大學 |
Cdc42信號通路在神經元樹突重塑中的調控作用 |
張璐 |
5 |
133 |
廣東省 |
深圳大學 |
基于生物信息學特征的DNA 序列數據無損壓縮算法研究 |
紀震 |
5 |
134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大學 |
中國東洋界癭螨總科分類研究 |
王國全 |
5 |
135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大學 |
基于β-欖香烯的肝癌治療劑的設計與合成 |
王堅毅 |
5 |
136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工學院 |
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等徑角擠壓強韌化技術及機理研究 |
孫有平 |
5 |
137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民族大學 |
重型車輛用炭布疊層/聚合物基濕式摩擦材料的研制 |
尹彩流 |
5 |
138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醫科大學 |
Endoglin-scFv/IP-10雙功能分子增強DC疫苗抗腫瘤效應及機制研究 |
盧小玲 |
5 |
139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醫科大學 |
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細菌群落改變的宏基因組學分析 |
張哲 |
5 |
140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中醫學院 |
基于非線性數學模型探索大黃復方配伍組分相互作用規律及機制 |
謝臻 |
5 |
141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白光LED熒光材料的薄膜化制備技術 |
徐華蕊 |
5 |
142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桂林理工大學 |
CIGS薄膜電池反型層成因、特征及其光伏影響機制 |
龍飛 |
5 |
143 |
海南省 |
海南大學 |
企鵝珍珠貝游離珍珠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
顧志峰 |
5 |
144 |
海南省 |
海南大學 |
生態環境IPv6無線傳感系統及關鍵技術研究 |
沈重 |
5 |
145 |
海南省 |
海南師范大學 |
外來物種紅耳龜(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對環境鹽度的耐受性及生理適應機制 |
洪美玲 |
5 |
146 |
海南省 |
海南醫學院 |
甲胎蛋白基因表觀遺傳改變對HBx誘導肝細胞惡性轉化的預警作用 |
李孟森 |
5 |
147 |
重慶市 |
長江師范學院 |
基于 SWNT/CNF 碳紙正極和鋰粉負極的鋰空氣電池 |
張國慶 |
5 |
148 |
重慶市 |
重慶工商大學 |
京尼平苷激活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調節胰島素降解酶基因表達的分子機制 |
殷菲 |
5 |
149 |
重慶市 |
重慶理工大學 |
多用戶光載超寬帶無線通信系統關鍵組件及其光子集成基礎研究 |
王飛 |
5 |
150 |
重慶市 |
重慶三峽學院 |
三峽水庫病原微生物污染溯源、分布與風險評價研究 |
肖國生 |
5 |
151 |
重慶市 |
重慶師范大學 |
凸復合多目標最優化問題解集若干性質研究 |
陳哲 |
5 |
152 |
重慶市 |
重慶師范大學 |
B位摻雜的鈣鈦礦鈷氧化物中鈷離子自旋態及相關物性研究 |
毋志民 |
5 |
153 |
重慶市 |
重慶醫科大學 |
聯合攜mdr-1基因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防治肝癌肝移植后腫瘤復發 |
劉作金 |
5 |
154 |
重慶市 |
重慶郵電大學 |
近紅外發光稀土雜化物的研究 |
周賢菊 |
5 |
155 |
重慶市 |
重慶渝西學院 |
圖像處理中的變分方法和壓縮感知的互補機理 |
盧成武 |
5 |
156 |
四川省 |
成都理工大學 |
強震作用下陡傾順層邊坡失穩機理研究 |
巨能攀 |
5 |
157 |
四川省 |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
配合物氧化回收燃煤煙氣中單質汞的研究 |
劉盛余 |
5 |
158 |
四川省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右歸丸干預老齡腎陽虛的甲基化調控機制 |
李煒弘 |
5 |
159 |
四川省 |
樂山師范學院 |
基于PFV 整合酶-病毒DNA復合體的藥物設計和活性評價 |
胡建平 |
5 |
160 |
四川省 |
瀘州醫學院 |
手性炔丙醇的生物酶催化合成研究 |
王欽 |
5 |
161 |
四川省 |
四川理工學院 |
制革廢水中硫酸鹽的生物固定化關鍵處理技術研究 |
趙長青 |
5 |
162 |
四川省 |
四川師范大學 |
兩類非線性波動系統爆破解的動力學特征研究 |
李曉光 |
5 |
163 |
四川省 |
西華師范大學 |
無窮維約束優化問題的統一處理:像空間分析方法 |
李軍 |
5 |
164 |
四川省 |
西華師范大學 |
小麥同源轉化型雄性不育新材料的遺傳與分子機制研究 |
彭正松 |
5 |
165 |
四川省 |
西南科技大學 |
嗜酸菌浸提廢舊印刷線路板金屬的機理研究 |
諶書 |
5 |
166 |
貴州省 |
貴陽醫學院 |
艷山姜揮發油對LPS誘導內皮細胞損傷炎癥因子表達調控機制研究 |
沈祥春 |
5 |
167 |
貴州省 |
貴州大學 |
利用RiT-DNA轉型根構建AM真菌雙重培養體系的關鍵技術研究 |
江龍 |
5 |
168 |
貴州省 |
貴州大學 |
貴州省地方鴨品種屠宰性狀相關基因的克隆與SNPs檢測 |
李輝 |
5 |
169 |
貴州省 |
貴州大學 |
分數發展方程溫和解的存在性及可控性研究 |
王錦榮 |
5 |
170 |
云南省 |
昆明醫學院 |
利用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研究miRNA在調控神經細胞再生中的作用 |
晏姍 |
5 |
171 |
云南省 |
西南林學院 |
管氏腫腿蜂毒液抑制寄主血淋巴黑化的分子機理 |
朱家穎 |
5 |
172 |
云南省 |
云南大學 |
基于概率圖模型的不確定性數據世系表示及概率推理 |
岳昆 |
5 |
173 |
云南省 |
云南大學 |
青少年脊柱側凸多模式成像三維數字診斷、預測和治療后評價研究 |
張俊華 |
5 |
174 |
云南省 |
云南中醫學院 |
天麻脂溶性酚性成分促進缺血性神經細胞損傷的修復作用研究 |
李秀芳 |
5 |
175 |
西藏自治區 |
西藏大學 |
節理巖體動態破壞機理及本構模型研究 |
劉紅巖 |
5 |
176 |
西藏自治區 |
西藏民族學院 |
長鞭紅景天懸浮細胞體系對高原典型環境因子應答基因的篩選 |
王莉 |
5 |
177 |
陜西省 |
陜西中醫學院 |
蘭科瀕危藥用鐵皮石斛HMGR基因的分子鑒定 |
張崗 |
5 |
178 |
陜西省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HCP金屬表面納米化機理研究 |
張聰惠 |
5 |
179 |
陜西省 |
西安科技大學 |
鋼絲繩芯輸送帶弱磁檢測缺陷信號處理與智能識別研究 |
張旭輝 |
5 |
180 |
陜西省 |
西安郵電學院 |
通用圖形處理器多級可擴展容錯片上互連研究 |
劉有耀 |
5 |
181 |
陜西省 |
西北大學 |
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大型土遺址生存狀態感知與預測關鍵技術研究 |
陳曉江 |
5 |
182 |
甘肅省 |
甘肅農業大學 |
干旱條件下一氧化氮在萬壽菊不定根形成中的信號轉導機制研究 |
廖偉彪 |
5 |
183 |
甘肅省 |
甘肅農業大學 |
小麥抗旱重要性狀數量遺傳分子機制及其標記發掘 |
楊德龍 |
5 |
184 |
甘肅省 |
河西學院 |
14 MeV中子引起的稀土同位素核反應截面研究 |
羅均華 |
5 |
185 |
甘肅省 |
蘭州交通大學 |
基于一致性理論的多機器魚協調控制方法研究 |
李宗剛 |
5 |
186 |
甘肅省 |
蘭州交通大學 |
地鐵列車運營產生的環境振動與結構二次噪聲關鍵問題研究 |
楊新文 |
5 |
187 |
甘肅省 |
蘭州理工大學 |
靜止系統中氣體水合反應驅動力研究 |
李金平 |
5 |
188 |
甘肅省 |
蘭州理工大學 |
復雜形狀金屬襯底上全方位電化學沉積類金剛石薄膜 |
李瑞山 |
5 |
189 |
甘肅省 |
天水師范學院 |
基于卟啉/納米自組裝界面的電子傳遞性質研究 |
左國防 |
5 |
190 |
甘肅省 |
西北師范大學 |
活性氧在植物抗蟲反應中生理學功能的研究 |
馮漢青 |
5 |
191 |
青海省 |
青海大學 |
晶態復合多孔材料對鹽湖鹵水中稀有金屬離子的吸附研究 |
孫春艷 |
5 |
192 |
青海省 |
青海民族大學 |
建立野牦牛皮膚成纖維細胞系的研究 |
郭志林 |
5 |
193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寧夏大學 |
天然產物Fusarone的全合成 |
顧培明 |
5 |
194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寧夏大學 |
人工異質材料的電磁波傳播性質研究 |
楊濤 |
5 |
195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寧夏大學 |
利用碳同位素分辨率及其相關指標鑒定苜??购倒澦贩N的研究 |
朱林 |
5 |
196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寧夏醫學院 |
搭載BMP-2基因的PLGA/羊毛角蛋白支架復合MSCs構建組織工程化骨的研究 |
張華林 |
5 |
197 |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
新疆大學 |
不凝結氣體對水-酒精混合蒸汽傳熱特性的影響 |
胡申華 |
5 |
198 |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
新疆大學 |
低質量X-射線雙星的研究 |
呂國梁 |
5 |
199 |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
新疆大學 |
中空納米氧化鎢的調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宿新泰 |
5 |
200 |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
新疆大學 |
多場耦合作用下等離子弧熔覆快速成形的變形控制機理研究 |
烏日開西. 艾依提 |
5 |
201 |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
新疆農業大學 |
新疆地區豬源大腸桿菌β-內酰胺類耐藥基因普查和耐藥機制初探 |
夏利寧 |
5 |
202 |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
新疆師范大學 |
有向圖的約束數、加強數及相關問題的研究 |
劉娟 |
5 |
203 |
新疆建設兵團 |
塔里木大學 |
新疆維吾爾族傳統發酵乳制品中抗腫瘤功能乳酸菌篩選 |
妥彥峰 |
5 |
204 |
國務院僑辦 |
華僑大學 |
基于新型凝膠電解質和雜化電極的超級電容器研究 |
范樂慶 |
5 |
205 |
國務院僑辦 |
華僑大學 |
伴孢晶體蛋白的氨基酸組成與其抗肝癌活力間關系的探討 |
林毅 |
5 |
206 |
國務院僑辦 |
暨南大學 |
適用于集成電路仿真器的多晶硅薄膜晶體管模型 |
鄧婉玲 |
5 |
207 |
國務院僑辦 |
暨南大學 |
增強CXCR4/SDF-1信號軸對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心力衰竭療效的影響 |
郭軍 |
5 |
208 |
國務院僑辦 |
暨南大學 |
中空氧化鋅納米管的制備和基于單根納米管的力學性能分析 |
麥文杰 |
5 |
209 |
國家民委 |
北方民族大學 |
新型全光纖激光雷達單模光纖耦合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
毛建東 |
5 |
210 |
國家民委 |
中南民族大學 |
環金屬化釕配合物的設計合成及其在DSSC中的應用 |
李襄宏 |
5 |
211 |
國家民委 |
中南民族大學 |
結構特征結合上下文信息的物體識別方法 |
唐奇伶 |
5 |
212 |
國家民委 |
中央民族大學 |
仿人眼雙目視覺跟蹤系統研究 |
吳立成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