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至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專家對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5年一次的現場評估。9位評估專家對實驗室5年來的研究方向、研究進展、運行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考察和評估,對實驗室給予了高度評價。
現場評估分為報告會、現場考察與人員訪談、專家組評估三部分。3月10日下午,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田波,武漢大學常務副校長李清泉等出席評估會,湖北省科技廳、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以及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評估。實驗室主任吳建國教授作工作匯報。胡志紅、石正麗、郭德銀、章曉聯、龐代文5位教授分別匯報了代表性成果,并回答專家提問。
11日上午,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和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別進行現場考察、觀摩,對實驗室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11日下午,專家組經過討論,達成一致觀點。他們認為,實驗室5年來,在人才引進與團隊建設、項目爭取能力、科研成績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同進指出了研究內容等方面需要改進的問題。專家組建議實驗室進一步加強合作,開展系統研究、多出原創成果,發揮實驗室的引領作用,建設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充分發揮整體使用效率。
據悉,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共同組建,2004年11月經國家科技部批準立項建設,是我國開展病毒學基礎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培養病毒學高層次人才、促進病毒學及其相關領域國際國內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5年來,該實驗室共承擔科研項目562項,獲批經費5.996億元,實到經費3.5334億元。發表SCI論文763篇,出版著作專著20部,獲準國家發明專利88項,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10項,創新群體或創新團隊8個,獲2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引進、培養各類高層次人才共48人次,培養博士后、研究生59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