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有兩臺檢測儀器加入內蒙古自治區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分別為全自動細菌分析儀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全自動細菌分析儀系美國分子設備公司產品,是當代先進的細菌類檢測儀器,于2004年購入并啟用,于2006年加入內蒙古自治區大型儀器協作網;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系美國熱電公司生產的新一代高性能色譜分析儀器,于2004年購入并啟用,于2008年3月加入內蒙古自治區大型儀器協作網。
根據科學儀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科學儀器利用率、完善科學儀器社會化服務的宗旨,內蒙古自治區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依托內蒙古自治區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積極向單位內外、自治區內外的科研、教育、生產工作提供優良服務,并始終保證儀器良好運行。入網以來,利用這兩臺檢測儀器共完成各類檢測樣品任務3361個批次,占用機時數1447.17小時(不包括前處理用時),收入159.13萬元,其中為單位內部科研項目、水產技術推廣及魚類病害監測所做的各種檢測樣品任務245個批次,占用機時數58.83h,收入9.80萬元;承擔外部委托分析檢測樣品任務3116個批次,占用機時數1388.34小時,收入149.33萬元。由此可以看出,內部檢測樣品任務的數量、占用機時、效益情況僅占7.29%、4.07%和6.16%,而外部檢測檢疫樣品任務的數量、占用機時、效益情況則占到92.71%、95.93%和93.84%,外部任務的數量、占用機時數和收入均遠高于內部任務。在檢測種類方面也由魚苗種、成魚、養殖水域環境、水產品、水質,擴展到農產品、土壤、鮮乳和乳制品等,漁業及漁業產品的檢測樣品任務數量為577個批次,占用機時數251.17小時,收入23.13萬元,而非漁檢測樣品任務數量為2784個批次,占用機時數1196小時,收入136萬元,由此可以看出,非漁檢測樣品的數量、占用機時數和收入均遠高于漁業及漁業產品檢測樣品任務,因此,加入內蒙古大型儀器設備網后有效地拓展了任務量和任務來源,提高了入網儀器的利用率。此外,還經常利用這兩臺儀器無償在全區范圍內為漁場、養殖戶進行養殖水域環境監測、養殖魚類魚病病病原監測工作,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魚病蔓延提供防控依據,也為儀器的使用開拓潛在市場。這兩臺入網儀器在水產科學研究和人才培訓等方面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全區許多盟市、縣級檢疫檢測人員在這里參加過培訓。
近年來,隨著內蒙古自治區水產養殖面積不斷擴大,中小水面開發力度逐年加大,水產品流通愈加頻繁,水生生物病害傳播呈愈演愈烈趨勢,對內蒙古自治區漁業經濟發展已具有了現實的和潛在的威脅。內蒙古自治區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利用這二臺入網儀器進行的水產養殖動物及其產品病原檢測、漁業環境監測、無公害水產品檢測工作,對防范內蒙古自治區漁業疫病發生、促進漁業生產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較大幅度提高了儀器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