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唐英瑜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重慶市6月印發的《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任務,全市到2027年新建1個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1個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和2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唐英瑜介紹,《實施方案》把“質量強市建設取得標志性進展,邁入全國第一方陣”作為戰略目標,從產業質量競爭力走在全國前列、產品質量水平大幅躍升、工程質量水平穩步提升、服務質量水平全面提升、質量支撐能力顯著增強、質量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等6個方面,提出2027年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
《實施方案》提出了質量強市建設的重點任務,包括一系列重點工程、專項行動和創新舉措,主要涵蓋“三個體系”的工作:
一是構建更加適配的質量供給體系,推動重慶產業質量競爭力增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質量一體化發展;推動重慶產品高端化發展;推動重慶工程高品質建造,打造重慶建造升級版;推動重慶服務高質量供給,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效率。二是構建更高水平的質量支撐體系,不斷壯大重慶質量品牌矩陣,不斷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不斷完善現代化質量治理體系,構建多元治理新局面。三是構建更加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明確了完善組織領導、工作推進、質量考核、質量宣傳教育等4項工作機制。
近年來,重慶市質量基礎設施實現量和質的躍升,已累計建成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項目79個,建成國家級計量檢測中心5個、國家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實驗室7個,全市檢驗檢測服務業去年的營收達到93.27億元。
此次《實施方案》中對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任務,到2027年,重慶市新建1個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1個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和2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質檢中心總量達到19家,累計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84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3500項、制定(修訂)地方標準2200項等具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