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病例詳情由相關設區市發布。
7月20日至今,全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811例(南京市235例,淮安市12例,揚州市561例,宿遷市3例)。累計出院本土確診病例113例。
目前,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的確診病例711例,其中本土確診病例698例(輕型127例、普通型529例、重型26例、危重型16例)。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7例,其中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例。
2020年1月22日至2021年8月17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76例(其中境外輸入133例)。
2021年秋季開學時間
根據國家和省部署安排,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我市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開學工作安排如下。
開學時間安排
XXXX | 活動活動現場
各中小學2021年9月1日開始組織線上學習指導,9月7日起分期分批組織學生有序返校開學。
(一)普通高中、初中、中職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小學四至六年級:自9月7日起有序開學。
(二)小學一至三年級、幼兒園:自9月9日起有序開學。
(三)駐淮高校:9月15日后分期分批組織學生返校,具體開學時間經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防控組同意后,由各學校發布。技工類院校參照執行。
(四)校外培訓機構、嬰幼兒照護機構:做好恢復線下培訓(照護)準備,在當地中小學、幼兒園全部開學后,由各縣區(園區)疫情聯防聯控指揮機構確定。
開學前準備工作
XXXX | 活動活動現場
嚴格師生員工健康管理。進一步強化國內外中高風險地區來淮返淮和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師生員工排查管理,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對師生員工開展開學前14天健康監測。12-17歲在校學生和18歲以上師生員工要嚴格落實疫苗全程接種“應種盡種”要求。
嚴格校園封閉管理。各級各類學校實行封閉管理,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確因工作需要進入校園的人員必須測溫、登記、核驗健康碼和行程卡并做好防護措施。所有學校開學前一周要對教室、門把手、食堂、住宿區域、廁所、隔離區域等重點場所(區域)開展全覆蓋消毒和環境衛生整治。
嚴格開學驗收審批。9月1日前,各學校在對標自查自糾基礎上提出書面開學申請。學校疫情防控條件達不到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組織學生返校;學校各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不組織學生返校;學校應急預案和演練落實不到位的,不組織學生返校。
開學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XXXX | 活動活動現場
上好返校“開學第一課”。各地各校要把疫情當教科書,認真上好以“認識疫情、敬畏生命、做好防護”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并組織學生開展應急處置演練。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同抗疫情”活動,共同筑牢維護健康安全的防線。
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制度。秋季開學后,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師生入校一律檢測體溫并佩戴口罩,體溫≥37.3℃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堅持教職工“非必須不外出”,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落實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師生晨午檢、學生因病缺課登記追蹤等制度。
強化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學校要主動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倡導師生員工不從國(境)外代購、郵寄物品。防范新冠肺炎疫情與水痘、流感等常見傳染病疊加流行風險,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加強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學校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校園環境衛生整治。教室、宿舍等學生聚集場所每天定時通風消毒,隔離室、電梯、衛生間、食堂、門把手等重點部位和區域要定期消毒并記錄。
淮安首個移動方艙實驗室
為全面提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日前,淮安市引進“獵鷹”號移動方艙實驗室,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據介紹,實驗室日均核酸樣本檢測量可達8000管,核酸日檢測能力最高可達80000人次。
孫維文是南京金域醫學淮安方艙實驗室現場負責人,他介紹說,實驗室內部劃分為試劑準備區、標本制備區、擴增分析區3個區域。
孫維文表示,通過熒光曲線可判讀核酸檢測結果,如果出現疑似陽性的標本,我們會通過第二種試劑進行復查。復查結束后仍為疑似陽性,則送到疾控中心做確證實驗,這個方艙實驗室基本上能夠保證在4個小時內出結果報告。
“獵鷹”號移動方艙實驗室通過各區域不同壓差來防止不同區域的空氣污染,其中配備了兩臺先進的全自動核酸提純及擴增分析儀,不僅節省了人力,還能提高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減少誤差。
此外,進入每個獨立的實驗室前,還設有專門的緩沖間,供檢驗人員更換工作服和防護裝備。各分區之間通過傳遞窗傳遞標本、試劑及醫療廢物,不僅保證檢驗人員的生物安全,還能有效避免發生交叉污染,使整個檢測過程更加有序、可控、安全。
據了解,“獵鷹號”移動方艙實驗室能快速響應大規模應急核酸檢測需求,節約物流運輸時間,將檢測前移,提高檢測效率,實驗室最大日檢測核酸產能為8000管,按10:1混采方式,日檢測產能最高可達80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