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 “火眼”助力
上合組織多國駐華使節和來賓參觀華大集團展臺
(前排右一為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
26日上午,上合組織多國駐華使節和來賓,在山東省和青島市政府領導陪同下,參觀了華大集團展臺,了解華大集團的全球抗疫經驗和最新生命科學研究成果。
此次華大集團分兩個展位亮相于“中國館”和“企業館”,其中最為矚目的展品當屬“火眼”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是在中國抗疫斗爭中誕生的,用于病原檢測的完整技術方案、成套設備、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除了常規的實驗室版,華大還研發了氣膜版和翼艙版兩個形式的火眼機動檢測整體解決方案,能夠在所需地區實現快速部署并投入工作。
氣膜版“火眼”實驗室模型
目前,華大集團已在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建成80多座“火眼”實驗室,新冠檢測產品已經覆蓋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火眼”實驗室檢測總通量每日可達到100萬人份。華大持續對外輸出,馳援世界,填補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短板,為全球抗疫做出立竿見影的貢獻。
疫情平穩后,“火眼”實驗室還將在生育健康、傳染感染疾病、腫瘤等方面的大規模人群檢測上繼續發揮優勢,提升各地醫療衛生水平,改善民生健康情況。
來賓參觀2021上合博覽會華大集團“火眼”實驗室展位
暢談創新 把握機遇
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在論壇上發言
在開幕式后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青島論壇上,華大集團國際發展事務副總裁熊韜圍繞“后疫情時代上合地方經貿合作商業模式創新”主題,介紹了華大在上合組織國家抗擊疫情的努力。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華大與慈善組織合作,向包括上合組織國家在內的近40國捐贈了新冠病毒檢測設備和試劑等物資,并在哈薩克斯坦、斯里蘭卡和印度建成4座“火眼”實驗室,每日檢測能力總計超過1.25萬例,為當地疫情防控提供了必要的幫助。
2020年5月底,華大派出技術小組,用一周時間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建設了“火眼”實驗室,哈衛生部長、努爾蘇丹市長等為實驗室揭幕。華大為當地人員提供技術培訓,幫助其熟練掌握實驗室設備操作和技術流程,現在已將實驗室轉交當地管理。
華大希望進一步加深與上合組織國家的聯系,推動公共衛生和精準醫學項目,真正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落地青島 耀眼全國
青島華大園區
青島是此次上合博覽會的舉辦地,也是華大的“主場”。自2016年在青島落地以來,在青島市政府和西海岸新區管委的支持下,青島華大正在建設全球最大的國家海洋基因庫,其海洋生物領域基因測序能力和基因數據庫儲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引入了多位世界級專家學者,現有近500位生命科學工作者在園區開展工作,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5篇,完成專利及軟件著作權申請29個,已與國內外164個科研院所開展了529個合作項目。
2017年4月,青島華大正式啟動青島西海岸新區婦女和新生兒基因檢測民生項目,已經累計為當地完成基因檢測近30萬人次,助力新區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民生檢測全覆蓋的百萬級人口城區。此外,青島華大還在推進一系列生命健康產業項目。
青島疫情期間,華大基因在48小時內從全國多地調集140余位專業技術人員和近5000萬抗疫物資裝備馳援青島,用時一天完成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升級擴建,兩天內完成核酸檢測101萬例,高質高效保障青島全員核酸檢測順利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