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儀式前,天津市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與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校長鐘登華一行進行了座談交流。天津大學副校長胡文平匯報了天津大學濱海國際校區建設相關情況。
張玉卓指出,天津大學對于濱海國際校區的建設發展進行了科學細致的謀劃,為國際校區未來建設勾畫了新藍圖。濱海新區也將全面深化與天津大學的合作,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推動規劃落實,為濱海新區創建繁榮宜居智慧新城貢獻力量。
李家俊指出,近年來天津大學全面啟動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會主義大學新征程,事業發展走上快車道,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天津大學與濱海新區的戰略合作不斷深化,有力推動了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天津研究院建設,在共建科技創新平臺、構建高層次人才團隊集聚地、統籌產業技術創新資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未來,雙方要加快區校合作,在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引進全球高端智庫、開展國際科技協同創新等方面建立更加全面、深入、高效的合作模式,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推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
鐘登華指出,此次天津大學與濱海新區的全面戰略合作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濱海新區有著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產業發展活躍,為國際校區未來建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近年來,天津大學在國際化工作方面有過較為成功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對于國際校區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國際校區將依托天津大學綜合學科優勢,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國際一流人才,產出世界一流成果。
天津大學副校長元英進、濱海新區副區長夏青林分別代表天津大學和濱海新區簽署《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大學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大學共建合成生物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協議》
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濱海新區副區長夏青林、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鮑志光簽署《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大學—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共建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合作協議》
根據《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天津大學與濱海新區將共同搭建技術創新平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引進全球高端智庫,搶占人才戰略高地;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形成資源集聚效應。
根據《共建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合作協議》,天津大學、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三方合作共建天津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將依托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建設,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緊密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在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等優勢學科領域開辦研究生教育。
根據《共建合成生物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協議》,天津大學將與濱海新區政府共同建設合成生物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通過搭建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平臺、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探索共建以合成生物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為基礎的國際協同創新體系,突破制約生物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加快合成生物學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濱海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天津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天津大學與濱海新區自2008年簽署共建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協議以來,雙方緊密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深化產學研合作模式,推動濱海新區經濟轉型升級。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自2008年建設以來,一直不斷發揮產業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高新企業孵化、高端人才培養四大職能,持續助力新區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學校“一體兩翼三區”發展規劃中的濱海院校區,占地約450畝,規劃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已建成建筑總面積78607平方米。40余項目落戶濱海院,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教育部創新團隊負責人等各類科技領軍高端人才20余人。已孵化科技企業40余家,總注冊資金1.34億元,注冊資金1000萬以上的企業5家,連續兩年入駐企業產值均過億。
濱海新區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鄧光華、副區長夏青林、區政府黨組成員梁春早,天津大學校領導元英進、胡文平、王樹新、古瑤參加上述活動。
保稅區主要負責同志;濱海新區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區科工委、區教委、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規土局、區建交局、區行政審批局、區法制辦主要負責同志;天津大學黨辦校辦、學工部、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教務處、人事處、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保衛處、基建規劃處、研究生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后勤保障部、區域發展研究院、智能與計算學部、濱海工業研究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同志出席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