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生產企業數量級區域分布
2012年全國食品工業總產值為88022.20億元,屠宰及肉制品加工業產值為10427.94億元,占比為11.8%。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規模以上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業數量為3622家,占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總數量的10.2%。
在區域分布上,山東省肉制品生產企業數量最多,其次是四川、江蘇、河南、遼寧、內蒙古、河北等省份。這與這些省份是養殖大省有關。
圖1 全國肉制品生產企業分布圖
肉制品生產企業檢測項目
肉制品生產企業主要有原料進廠檢測及產品出廠檢測兩個環節,其中原料進廠檢測主要做安全指標檢測,先有快速技術做篩查,如果結果陽性然后采用實驗室檢測進行復查。肉制品相關檢測項目在食品企業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及國家抽檢項目(詳情請參見專題:肉制品國家抽檢項目、肉制品生產企業實驗室建設)中都有詳細規定,而對生產企業本身來說,檢驗項目只針對特定幾個指標。
表1 肉制品生產企業常見檢測項目
檢測這些項目的分析儀器主要以質譜、色譜、質譜三類為主。(檢測標準及對應分析儀器請見:《中國肉制品企業分析儀器市場研究報告》)
三大譜品牌的市場格局
儀器信息網通過網絡調查搜集到130個有效樣本,了解從事肉制品檢測用戶的實驗室中,三大譜的廠商品牌情況。涉及的品牌有安捷倫、沃特世、島津、賽默飛、日立、伍豐、依利特、珀金埃爾默、浙江富立、耶拿、北分、東西、精科、吉天、海光、AB、布魯克、普析、聚光、天瑞等。
從統計分析整體情況來看肉制品檢測行業市場,色譜儀、質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品牌中,安捷倫、珀金埃爾默、吉天在肉制品檢測行業中有很高占有率。其中在液相色譜類儀器中安捷倫、沃特世品牌占有率較高,氣相色譜類儀器中安捷倫、島津品牌占有率較高;在原子吸收光譜儀類別中鉑金埃爾默、安捷倫品牌占有率較高,原子熒光光譜儀類別中吉天、海光品牌占有率較高;液質類儀器中安捷倫、沃特世品牌占有率較高,氣質類儀器中安捷倫、島津品牌占有率較高。
食品檢測機構分布
根據2013年7月,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統計數據,獲取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CMAF)的檢測機構總計3500-3900家,其中國家級獲證機構410家。做肉制品檢測專項的典型實驗室包括有:國家糧油及肉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農業部肉及肉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安徽省肉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
儀器配備方面,以坐落漯河市的國家肉制品監督檢驗中心為例,擁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離子色譜儀、自動電位滴定儀、自動定氮儀、自動脂肪含量測定儀、熒光定量PCR、酶標儀、凝膠凈化儀、固相萃取儀、微波消解儀等現代化分析檢測設備120余臺套,總價值1600余萬元,并建立了百級微生物實驗室和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
在省份分布上,山東、廣東、河南、湖南等省份機構最多(詳情請參見資訊:市場調查之國內食品檢測機構分布情況)。
肉制品企業對檢測儀器需求
肉制品生產企業的正規化、集團化、規模化、集中化是肉制品行業的未來趨勢,對肉制品檢測儀器有較大的需求。然而此種趨勢仍然較慢,對肉制品生產企業采購分析儀器影響不明顯,也因此目前肉制品生產企業對分析儀器采購規模變化趨勢平緩,如肉制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沒有較大變化外,出現爆發式采購可能性較小。
盡管如此,近些年來,快速篩查產品在肉制品企業應用市場卻發展迅速。此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國家層面要求肉制品生產企業增強自檢能力,而肉制品生產中小企業居多沒有能力購買價格昂貴的分析儀器,快速篩查產品由于價格低檢測速度快恰好迎合此種需求。
肉制品生產企業越來越多的使用快速檢測產品如應用在獸藥殘留、“瘦肉精”檢測的ELISA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檢測試劑卡、化學發光檢測試劑盒等。快速篩查產品由于其檢測速度快、成本低、便攜性等優點,在肉制品檢測應用方面越來越成熟。
撰稿:孫立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