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分析儀器具有能夠獲取組成、功能、狀態等物質相關信息的特征,所以從大學的研究室,到政府機關、企業的研究所、企業的開發部門及制造現場,還有大氣或水質的環境監測等非常多的領域中都有需求。據日本工業會的分類,現已有超過100種的分析儀器在市場上銷售。各企業的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估計有以分析儀器為核心的分析產業,包括受托分析業周邊產業,在全世界有超過10兆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803.129萬元。

日本分析儀器工業會 國際委員會委員長 川本健志先生
背景:
2013年10月23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和日本分析儀器工業會(JAIMA)組織的第三屆中日科學儀器發展論壇與BCEIA 2013會議同期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日本分析儀器工業會國際委員會委員長 川本健志先生針對日本科學儀器及分析儀器市場發展趨勢做了分析。以下是根據各種市場報告,分析儀器工業會的統計數據等對市場發展規模和各主要品種的趨勢進行概述。
(1)世界分析儀器市場和日本分析儀器市場
根據SDI全球分析儀器市場的規模及2011~2016的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的顯示,預計2013年為46.347億美元,其中日本市場的規模為6.481億美元。按地區劃分,美國和加拿大35%,歐洲29%、日本14%、中國8%、印度3%、其他太平洋地區4%、拉丁美洲3%、其他4%.到2016年全球平均增長4.2%,中國增長7.5%,其他太平洋地區預計有6.8%的增長。日本市場的預測增長率為年平均3.9%,雖然與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相比偏低,但從市場規模上仍然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場。
(2)主要品種的市場趨勢
從2012年日本市場規模來看,表面分析儀器為844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2億,比前年增加了2.2%,光分析、色譜及質譜分析儀器為1078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67億,比前年增加5.8%,生命科學相關儀器為456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8億,比前年增加7.2%。
表面分析相關儀器是以無機物、有機物質為對象,具有表面觀察分析、結晶組織測定、含量分析等各種用途,需求領域還有半導體、液晶、高分子、電子器具、金屬/有色金屬、細胞觀察、有機薄膜、結晶組織、蛋白質結構分析、制藥、化妝品等。2012年,日本因為大學及政府機構需求減少,所以TEM、激光顯微鏡、核磁共振等的需求也減少了,而有些產業用的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EXD的民需部分恢復,所以需求增長了。
光分析、色譜及質譜分析儀器以制藥、一般化學、食品分析、使用的通用分析儀器為中心。HPLC(高效液相)、UHPLC(超高效液相)是趨勢,制藥研究開發、企業的中央研究所、LC/MS等使用的尖端儀器是主要領域。在傳統LC(液相)的制藥領域以外也有數以累計的需求,今后傳統LC平臺平緩的向UHPLC轉型。LCMS(液質聯用)在材料科學等市場的高端儀器(QTOF是精確質量分析、QMSMS是高敏度分析)的銷售很活躍,衍生是很多尖端LC的需求。新產品投入市場后,激化了市場競爭。2009~2010年由于政府的補充預算及大型國家項目,LCMS(液質聯用)需求激增,2011年有所減少,2012年因制藥(研究開發及行政機構)的需求增加,市場開始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