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衰竭防治重點實驗室以器官功能障礙的易感和環境危險因素、器官功能障礙的共性發病機制和器官間對話的分子基礎、器官功能障礙的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器官保護和器官替代治療、建設有關器官功能障礙的疾病數據庫與數據處理中心為研究方向,針對當前器官衰竭發病和防治的主要關鍵問題和前沿領域展開探索。以期通過推進共性發病機制和器官間對話研究的深入,提高我國器官功能障礙研究的創新水平。通過揭示器官衰竭發生發展的個性與共性機制,提供器官功能障礙的預警、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的生物標志物,提高我國器官功能障礙的防治水平,加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向應用轉化。實驗室的建設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多研究主體協同攻關平臺、器官功能障礙的多學科協同防治體系和轉化醫學人才培養基地。
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熱帶亞熱帶微生物資源多樣性與利用、環境微生物與生態安全、有害微生物監測與防控為研究方向,以期在具有華南地區特色的微生物資源、微生物代謝產物及其抗腫瘤、抗病毒的活性物質研究開發、食源性致病菌和霉腐微生物的防控、海洋微生物和環境微生物的研究與應用方面探索研究成果。預期未來3至5年內,重點在熱帶亞熱帶微生物資源多樣性與利用、環境微生物與生態安全、有害微生物監測與防控等方面開展高水平研究工作,積極培育新的突破點,大幅度提高我國在應用微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實驗室的建成將為華南地區增強生物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產業共性和關鍵性技術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生物技術、產品和建立相關的標準、完善生物技術科技創新體系等培育生物產業的戰略目標提供物質優勢和技術引領保障。
廣東省歷來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緊緊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核心推動力來抓,科技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主力軍”和“執行導演”角色、地位得以進一步體現。重點實驗室作為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發明的先導和源泉,是匯聚高層次科研人才、取得自主創新成果的重要平臺。廣東經過2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建成2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80家省重點實驗室,18家省公共實驗室,初步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實驗室體系,已成為本省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及應用開發研究的核心力量,成為全省吸引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聚集科技資源、開展國際高層次學術交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