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5月7日宣布,該所通過國際合作研制成功的中國首個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合肥超環”(HT-7)正式退役。
據悉,自1990年初蘇聯庫爾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贈送T-7托卡馬克裝置給中國后,時任等離子體所所長霍裕平院士集中全所人力、財力投入裝置建設,對T-7及其低溫系統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造。1994年,更名為“HT-7”的大科學裝置正式建成,首次工程成功調試并獲得等離子體。其成功研制,使中國成為繼俄、法、日之后第四個擁有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的國家。
建成后的HT-7是一個可產生長脈沖高溫等離子體的中型聚變研究裝置。其主要目標是獲得并研究長脈沖準穩態高溫等離子體,檢驗和發展與其相關的工程技術,為未來穩態先進托卡馬克聚變堆提供工程技術和物理基礎。
HT-7運行后,隊伍中的主要骨干也成為建設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的各方面負責人,直接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為等離子體所及中國聚變研究事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2012年10月12日,HT-7進行了最后一次放電實驗,在“職業生涯”上畫了一個完美句號。
在服役的近20年中,HT-7在推動聚變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已成為中國聚變事業的重要里程碑。日前,在歷經退役必要性論證、退役實施方案論證、環評驗收與設備監測等工作后,HT-7正式被中國科學院和環保部批準退役,成為我國首個獲批退役的大科學工程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