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11日承認,特區政府過去對交通情況控制欠佳,導致車輛排放令路邊空氣污染指數惡化。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在全港各區設置路邊空氣監測站。陸恭蕙表示,現時的監測站已經能夠提供足夠數據,但局方會考慮公眾要求,增加數量。
審計報告早前批評香港空氣污染指數長期不達標,11日在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上,陸恭蕙說,事實上香港路面排放的確是有所增加,政府在路面車輛排放方面,控制未如理想。
環境保護署署長王倩儀亦說,空氣污染指數反映五種空氣污染物中最高的一種,當局已經控制多種污染物,只是暫未能控制二氧化氮和臭氧。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說,香港多個地區都有空氣污染問題,現時只有三個路邊空氣監測站是否足夠代表全港空氣污染情況。陸恭蕙回應,現時的監測站已經能夠提供足夠數據,無需要再建更多監察站,但局方會考慮公眾要求,增加數量。
環保署助理署長莫偉全解釋,建設一個監測站需要300萬元,每年營運開支約150萬至200萬元。而路邊空氣監測站選址在銅鑼灣、中環及旺角,是因為該處人口多、加上區內很多高樓大廈,阻礙污染物消散,科學上是空氣污染問題最嚴重的地方,所以認為沒有需要再加設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