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天津大學歷時兩個月的科技工作大會閉幕。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天津大學堅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方針,科技總經費突破12億元,比“十五”末增長近200%。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產學研合作不斷推向深入,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和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實力明顯增強。天津大學還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堅持抓質量、上水平,2015年末科技總經費要超過20億元,在國家發展戰略性領域和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取得若干重大突破性成果,大幅提升對國家和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水平。
科技經費快速增長助力科研實力不斷提升
2010年底,天津大學科技總經費達到12.07億元,相比2005年底的4.06億元實現快速增長近200%。其中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內燃機研究所、化工學院和機械工程學院四個單位科技經費超過億元,建筑工程學院等11個單位科技經費超過1000萬元?!案咝?、節能、低碳內燃機余熱能梯級利用基礎研究”、“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等一批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國家高新技術項目(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重大專項獲批,有力地提升了學校基礎科研、高新技術、應用科研實力。
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助推相關產業創新發展
2010年,天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科研項目“柴油機混合率與化學反應率協同控制技術及應用”和“復雜配電系統綜合技術評價方法研究、系統開發及工程應用”分獲國家技術發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的“美洛西林鈉及其復方制劑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天津大學有3項成果分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1等獎和2等獎;15項成果分獲天津市科學技術1、2、3等獎。天津大學與企業合作研發的內燃機在山東維柴、廣西玉柴、安徽江淮、天津雷沃等企業得到成功應用,民族汽車產業有了“中國芯”。
科技服務全面拓展支持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2010年,天津大學先后與中國工程機械總公司、新奧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機輛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等近十家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發起成立“節能環保內燃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織參與“煤炭開發利用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等產學研合作組織;組織成立“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河南寶碩化工煤化工聯合研究中心”和“天津大學-中航工業凱天化纖傳感聯合研究中心”;正式簽約“天津大學-溫州技術推廣中心”和“天津大學長沙技術轉移中心”;與烏海市、淄博市、石家莊市井陘礦區政府,天津河東區、津南區和南開區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天津大學科技影響力不斷提升。
科研基地申報建設打造高水平科研平臺
2010年,天津大學“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綠色精制過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監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輕型動力工程研究中心”通過驗收;“濱海土木工程與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天津市集成電路與計算系統技術工程中心”獲批籌建;“土木工程結構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獲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評估成績優異,并獲國家發改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的申報資格。
科技工作高瞻遠矚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天津大學在科技工作中著眼質量和水平,明確目標和任務。到“十二五”末,天津大學科技經費要超過20億元,在國家重大、重要基礎研究項目上突破100項,在千萬元級大項目上要做到在研20余項、爭取20余項、培育20余項,在億元級重大科技工程項目上取得突破。被SCI、EI、ISTP檢索的論文數分別達到2000篇、3000篇、1000篇,力爭在《Science》(《科學》)、《Nature》(《自然》)和《Cell》(《細胞》)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若干篇高水平論文。力爭在“十二五”期間獲得國家獎勵的數量達到20項,在國家一等獎成果上取得突破。